在把自作 PC 4 号机・改升级为全闪存电脑之后,我取消了明年预定的升级计划

原本按我的计划,在 2022 年把 2018 年组装的自作 PC 4 号机更换三大件之后,2026 年 618 前后会重新装一台彻底更新的自作 PC,以解决目前面临的几个痛点:

一、M-ATX 主板无论是 PCIe 插槽还是 NVMe 插槽都不够数,无法用足够数量的 NVMe 硬盘取代现在机器里用作主力数据存储的 6TB 硬盘,而我的 NAS 里已经有一块硬盘使用逾五年,即便按照 7×24 小时工况计算也超过四年,正等着这块实际工作时间不满一万小时的硬盘作为生力军加入;
二、迎广 301 最大只能安装 27cm 左右的显卡,无力应对越做越长的非公版显卡;
三、2016 年购入的海盗船 RM650x 电源已经无力应对 ATX 3.x 接口的显卡,在明年也即将过保;

这么多问题,似乎的确是彻底换一台 ATX 规格的新机一次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比较方便快捷。
继续阅读

它大姨妈(2.1)

这次翻新服务器使用了宝塔面板,之前也想装 1Panel 的来着,但是不知道哪里看到说宝塔对资源要求相对低一些,似乎更适合穷酸的本站,于是也就装了宝塔。
结果服务器部署好以后,每两三天就发生一次 CPU 占用超过 100% 导致服务全都挂掉的事故,没有任何规律,也不知道是不是宝塔导致的。后来又在 B 站还是哪里看到人说宝塔就是病毒,半夜会自己上传资料,不禁心生悔意。
继续阅读

它大姨妈(2)

虽然我明确了解 “如果一样东西能用,就不要去动它” 这个道理,但我还是想试试把过期许久的本站服务器升级一下操作系统。
于是在连续升级 Ubuntu 20.04 LTS、22.04 LTS 和 24.04 LTS 之后,终于搞到了一个修不好的状态,网上搜了下最后出的那个错误和 24.04 有关,不知道怎么修。
我是做好这个觉悟的,所以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架构超过十年、包含一堆屎山的本站服务器翻新了。

船新安装 Ubuntu 24.04 LTS,安装宝塔面板,通过宝塔面板直接安装 MySQL、PHP 和 WordPress 并启用 SSL,导入之前的文件和数据库就轻松完成了。现在除了 Count Per Day 插件不能继续用了以外没有发现什么不舒适的。

大姨妈时间合计约 24 小时。

Home Lab 升级计划 Part.3

在完成了把主要服务往搭载了飞牛 OS 的 Optiplex 3040 micro 的迁移之后,我又对 NanoPi R2S 动起了心思。这台机器也辛苦工作了快五年,既然升级,要么换了吧?

再次祭出上次这张图。

最后我的选择是:一台全新的树莓派 4B(4GB RAM)。
继续阅读

Home Lab 升级计划 Part.2

既然决定了用 x86,接下来就要决定如何搭建这台服务器了。
最无脑的方法自然是用 OpenWRT x86 版,完全复制 NanoPi R2S 的设定。不过我测下来 OpenWRT 的功耗似乎是比 Windows 高那么一点点会来到 12W 左右,而且这台电脑已经有一个现成的 Windows 11 系统,要么……先试试 Windows 11?反正虚拟机和 Docker 一样可以在 Windows 上实现的。

可是刚装好 VMWare 启动一台虚拟机,这台 Windows 11 系统就不争气地死机了。正好也别折腾 Windows 了,还是用 Linux based 系统吧。

我的第一反应是黑群晖,可以通过黑群晖做出虚拟机实现 OpenWRT 运行网络服务也能走 Docker 跑很多其他应用,文件管理和容器管理也比 OpenWRT 强;但既然这样,要不要尝试一下最近流行的飞牛 OS 呢?
继续阅读

Home Lab 升级计划 Part.1

因为近期网络环境和工作上的一些变动,我决定给我由群晖 DS918+ 和 NanoPi R2S 组成的 Home Lab(时髦说法),也就是家庭服务器机房(过时说法)增加一点跑虚拟机和 Docker 的算力(时髦说法),或者说性能(过时说法)。

我的需求差不多有如下几项:
1. 运行更多的 Docker 来支撑各种远程服务
2. 针对重要性超过预想的一些家庭服务(比如 Vaultwarden)增加冗余和备份以便故障时及时迁移

因为我的 NanoPi R2S 只有入门级别的性能和内存大小,而插着 8GB 内存的 DS918+ 在新开了一个浏览器和一个 qBittorrent 的 Docker 容器之后可以挖掘的潜力也不多了,要知道这两个应用干起活来都是用 GB 计算的内存占用……我首先想到的是,给我的 DS918+ 升级内存。
继续阅读

用安装 Volumio 的树莓派把音箱升级成无线音箱

之前说到在 Android 手机上安装 BubbleUPnP 软件就可以把手机变成 DLNA(uPnP)接收端从而播放从 NAS 上串流出来的音乐,结果前两天久违地想用这个功能,把 LG G7 开机接上去以后却死活在群晖的界面找不到 BubbleUPnP 模拟出来的 DLNA 接收端,后来折腾半天发现这个功能不但没有默认开启,还新增了一个免费版只能开启使用 20 分钟的限制——我记得以前只有播放列表不能超过多少首的限制来着。
用 BubbleUPnP 实现 DLNA 接收端播放这个方案我也是看别人的经验学到的,感觉这个限制在以前应该不存在,是作者某次升级了软件以后加了限制希望你们都去付费。软件么 5.99 美元买断,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我没有立刻下手,而是想办法去寻找一个替代的解决方案。

我想到了家里还有一台买来用来调试 OpenWRT 服务器、目前闲着没事可做的树莓派 4 Model 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