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Evernote 中国区“印象笔记”向我发送了收费方案调整的通知。
网上骂声一片,很多人立刻开始寻找替代品。
要我说,Evernote 可以做得更漂亮一点,就是只改变免费用户权益而不涨价。这样只是将原本摇摆于免费和付费之间的用户吸引到付费行列,却不赶走任何一个现存的付费用户,那便是完美的决策。
说到同步功能,很多 GTD 类的服务甚至在不付费的前提下完全不提供多设备同步,可见同步本身就是这种类生产力工具的核心功能。另外还可以提一下 LastPass,同步功能也是它区分免费和付费用户的重要手段。
只要关心 Evernote 就会知道,公司运营陷入困境早就不是新闻了,上市一拖再拖,CEO更迭,全球裁员……
曾经风光无限的独角兽,如今上市遥遥无期:印象笔记为何衰落–锐度–IT时代网
印象笔记宣布全球裁员13% 关闭三个办公室_TechWeb
甚至连 Evernote 行将倒闭的谣言都有。
虽然 Evernote 的现状有公司自己作的一部分原因在里面,但只要了解这样的趋势,就会明白 Evernote 迟早会做出改变,需要将现有用户转换为公司运营资金,而不是像之前还是一家小公司那样画一张我有多少多少用户的大饼然后用这张大饼拉投资。
老实说看到 Evernote 的颓势我是有点方的。市面上笔记软件那么多,我还在用 Evernote 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认同它是最好的笔记系统,如果没得用了我会很困扰,尽管市面上还有很多同类替代品存在。对于我来说,Evernote 有如下的优点让我在众多免费软件中下定决心长期使用:
1. 轻便快速。各平台软件的体积、打开的速度、同步的速度、调用各种功能的操作速度,Evernote 不一定是最轻便快速的,但在功能和性能间做到了平衡,而 Onenote 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功能有多强大先放一边,一个 iOS 客户端就跟你要 266MB 容量,叹为观止。
2. 作为业界最早的云笔记软件,也是业界事实上的标准之一。不管国内国外的平台,只要有分享到笔记软件的功能,通常都少不了 Evernote 的接口——如 Pocket、知乎、IFTTT 等,它们可能没有做为知的接口,可能没有做 Onenote 的接口,但几乎都不会遗漏 Evernote。就算 Evernote 竞争对手 Onenote 的开发商微软,也不忘把 Evernote 添加进 Edge 浏览器的第一批扩展列表中,就像 Google 一样会积极为 iOS 开发软件一样。
3. 数据安全。这是我对国内同类产品最不放心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大公司的产品。众所周知国内一些自负的 IT 大佬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设计非常糟糕,不支持二次验证,一张电话卡可以重置所有相关账户密码……而类似阿里这样把大数据挂在嘴边的企业就算能做好账户安全,我也不能放心把一些私密信息放在它们出品的笔记软件里。
作为一名中度用户,我大部分时间都用不满每月 60MB 的流量,也能接受不能使用邮件笔记(尽管这在以前是免费功能)和离线笔记的设定,仅仅在偶尔需要更大流量和出远门旅行需要离线笔记的时候购买一个月的付费账户,但我在 Evernote 里存储了很多需要查阅的资料,在 7 台设备(一部手机、两部平板、四台电脑)上登录了 Evernote。这次 Evernote 订阅规则的改变几乎等于强迫我付费使用。那么问题来了:
Evernote 的收费行为改变了影响我对 Evernote 作出选择的那些优点吗?没有。
我愿意为 Evernote 的这些优点付出每年 98 元的订阅金吗?是的。
所以我一边骂一边买了两年特价对折的高级账户,合每年 74 元。虽然我并不是很需要超过 60MB 的流量,但付费后得到了邮件笔记的功能也算是一种补偿了,而高级版的功能我鲜有能用到的,但如果以后一直有机会以不高于 98 元的价格续订的话我想直接使用高级版也不错。
还记得当年 Google Reader 行将关闭时,多少用户表示即便是付费也愿意继续使用 Google Reader 吗?换句话说,如果 Evernote 之前的定价策略确实令公司难以为继,我愿意付费换取 Evernote 更加健康的长久运营。
不仅仅是 Google Reader ,记得之前各大企业免费网盘的关停潮,记得数年前微软把 Live Space 博客砍掉吗?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当企业发现某一副业项目难以盈利时,关闭这个对企业无关痛痒的副业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而 Evernote 的主业就是 Evernote,除非公司倒了,Evernote 项目不会关闭。从这个角度来说,Evernote 比 Onenote、有道云笔记、QQ 笔记等软件都靠谱得多。
即便有一天 Evernote 真的倒了,我也可以很方便地把 Evernote 的数据导出并转移到别家的笔记软件中,因为前面提过的优点:“Evernote 是业界事实上的标准之一”。除了自家的笔记数据库外,Evernote 和 Onenote 也支持且仅仅支持导入对方的数据库。
国内各家笔记软件在数据需要迁移的时候又有多少互相兼容的可能性,这是每一个考虑换门的轻度以上用户都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对于我来说,笔记软件的价值不仅仅是它在使用时产生的价值,也包括多年来使用笔记软件所产生的资料的价值。我不会考虑任何一家导入数据以后就无法导出到别家的笔记软件,就像我不会考虑钱存进去就取不出的银行一样。
所以总结一下我的选择就是继续付费使用我认为最优秀的笔记软件 Evernote,而且这个略显激进的变现策略反而增加了我作为一个用户对 Evernote 的信心。
(原文最早发布于知乎,有轻微修改)
onenote移动端app确实稀烂的可以…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