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2018 年了,我们是否还要谈 TLC SSD 色变?

有句话叫买新不买旧,但我并不 100% 同意这句话,比如我就认为更晚推出的 iPhone X 不如 iPhone 8,不值得购买——事实上正是因为新出来的东西有争议,才有为新品辩护的“买新不买旧”这样的说辞。有样东西也是很多人宁可买旧品也不要新品的,就是 SSD。

现在主流新品全是 TLC 闪存,和旧款的 MLC 闪存相比容易掉速还不耐草,况且同样是 intel 出品的 256GB 级别的 SSD,以前做成那样,现在做成这样,看着就不应该选新品啊!(图源:Anandtech)

就因为这样,有时候二手旧款 SSD 卖得不比新品便宜多少。
这应该算是走火入魔了吧。

SSD 不是传家宝
有时候我觉得旧 SSD 还挺好用的,毕竟现在都上 Windows 10 了,SSD 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我有一台 HTPC 本来是配单块 HDD 的,结果装好 Win10 就磁盘 100%,不得已翻出一块压箱底的 SSD 来解决问题,但这不代表旧 SSD 就比新 SSD 要好。
说到底,选 MLC 图的是个天长地久,但选 SSD 是为了什么呢?快呀。但是老款 SSD 比新款要慢,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用 SSD 我恐怕算早的,连这样跑不满 SATA150 带宽的 SSD 我都用过。

这么慢的 SSD,怕是现在没人愿意用了吧。

就算是 intel 520、三星 830 这样的经典款 SATA600 SSD,AS SSD Benchmark 的跑分也就在 700 分左右,比现在新款 SSD 动辄 1100 – 1200 的分数还差得远,更不要说 X25-M、810 之类更老的 SSD 了。

MLC 的天长地久也是个伪命题,我又要说了,近年我用坏过的 SSD 不比 HDD 少,都是大厂都是 MLC —— 一块三星 PM810 128GB,一块 X25-M 160GB,前者是读取慢慢出现问题、等我备份完资料以后就完蛋,后者是从开机偶尔找不到硬盘直到彻底找不到,要坏都会坏,谅你 MLC 又如何?

再说了,旧款的 SSD 大多是 2.5 寸的规格,少数是 mSATA 规格,现在时下流行的 SSD 规格则是 M.2 NGFF,并分为 NVME 和 SATA 两种协议。NVME 的先进性自不多言,哪怕是在必须选择 SATA 的情况下,传统 2.5 寸 SATA 规格也已经完全过时:对于有 M.2 插槽的新款电脑来说,M.2 SSD 不用拖线也不用特别固定在机箱内部,只需一颗螺丝就能安装完毕,省时省力节约空间;哪怕是只有 2.5 寸硬盘安装位的旧款电脑,M.2 SATA SSD 也可以通过转接卡轻易安装在 2.5 寸硬盘位或 PCI-E 插槽,尽显小尺寸规格的灵活性。除非需要 2TB 之类 M.2 尺寸无法提供的超大容量,或者打算安装于像 NAS 这样 SATA 口没有 3.3V 供电的非标准设备之上,否则最新的 M.2 规格在各种情况下都应该是第一选择。

mSATA 就不说了,如果不是刚好那几代有 mSATA 插槽的旧款电脑,用在哪里都需要转接,可以说已经被完全淘汰。指望 SSD 当传家宝,不现实。如果有自用的旧款 SSD 换下来继续发挥余热的话的确是不错的选择,特意去挑选旧款 MLC 的 SSD 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从 2D 到 3D
在黑当下主流的 TLC 闪存之前,先看一下 TLC SSD 为什么被大家嫌弃。
1) 速度慢
2) 掉速
3) 耐久度低
……
说到底,闪存是通过存储电荷来记录数据的,存储密度越高越难以保持稳定,所以不仅仅是 SLC/MLC/TLC/QLC 之间有着寿命的代差,半导体制程之间也有寿命的区别,而且是制程越先进(密度越高)越不能打,比如同为东芝 MLC NAND,28nm 的寿命反而会比 15nm 的要高。很显然,为了增加存储密度和降低成本,不可能一直维持旧的制程,那么降低寿命是唯一的选择了。
直到黑科技 3D NAND 的出现(三星的叫 V-NAND,东芝则起名叫 BiCS,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闪存从平面转向立体发展,因此在更落后制程的前提下,存储密度的提高也成为了可能。东芝在 2016 年的一份公开文档显示,48 层 3D NAND TLC 和最新制程的 15nm 平面 TLC 相比不仅性能增加耗电降低,最重要的寿命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2016 年 10 月号的『DOS/V Power Report』上也有一个表格,简单地对当时的平面 NAND 和 3D NAND 做了一个对比。由这个对比可见,单纯地将 NAND 划分为 MLC 和 TLC 两个阵营不但不科学而且片面,因为 3D TLC 在速度(性能)和耐久度上很可能已经达到乃至超过了 2D MLC 的水平。

时至今日,各大 SSD 制造商的主力产品几乎都已经完成了向 3D TLC 的进化。
以 intel 为例,530 的后继 540s 是 2D 平面 TLC,545s 则是 64 层 3D TLC;
以三星为例,初代 NVME 的 PM951 是 2D 平面 TLC,PM961 则是 48 层 3D “V-NAND” TLC;
以东芝为例,初代 NVME 的 XG3 是 2D 平面 MLC,XG4 是 2D 平面 TLC,本代主流的 XG5 则是 48 层 3D “BiCS” TLC……

掉速?不存在的
我并非要否定 TLC 掉速的客观事实,实际上我自己就是 TLC 掉速的受害者。2013 年我更换办公电脑,也就顺便把配备的 SSD 从 PM830 “升级” 到了 PM841,结果在三年后再次更换办公电脑时,那块 PM841 的性能已经可以和机械硬盘一拼,哪怕全盘格式化也没用。PM830 是三星零售产品 830 的 OEM 版,而 PM841 不是 MLC 的 840 Pro 而是三星第一代 TLC SSD、曾经爆出过“掉速门”的 840 的 OEM 版,于是我就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中招了。
但掉速不是 TLC 的专利啊,我用过的镁光 C300 也掉速,掉得平时使用起来真的能够感觉出来;C300 的下一代就是 C400,其零售版就是臭名昭著的 M4,是比三星 840 更早爆发大规模掉速问题的“经典”产品。一般而言,掉速更多地被认为是主控而不是 NAND 的问题,所以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的 TLC SSD。
比如我在 2016 年开始用的这块 SanDisk X300 也还是配备了东芝 19nm 2D 平面 TLC 颗粒的产品,时至今日已经一年多了,使用量也超过了 50%,但哪怕后台在正常上班干活状态开了一大堆东西的情况下直接测试 C 盘,也依然能录得九百分的测试成绩,完全没有出现明显的掉速。

当年三星 840 掉速的症状之一是很久没有使用过的老文件访问速度达到 U 盘级别,而我找一个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的 iso 文件复制到别的盘里也依然能保持高速。

至于写入掉速,都是在超过 TLC SSD 的 SLC 缓存容量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情。当 3D TLC NAND 的速度不低于 2D MLC NAND 的时候,TLC 写入掉速也就成了一个伪命题。拿三星最新款主流级 NVME SSD PM981 来说,写完 SLC 缓存也有 600MB/s 的写入速度,也已经达到一票 MLC SSD 的水准。你说比不过自家 SM961?那很正常,因为 SM961 是 3D MLC 啊。

况且 SLC 缓存之所以设置得这么大,就是以足够应付日常需要为前提的。试想有多少人会去连续写入数 GB 乃至数十 GB 的数据?我能想到的唯一场景就是在迁移操作系统盘盘对拷的情况下。对于真有高速写入超大量数据的需求,自然应该去选择更高性能的专业级别 SSD,和 SLC 缓存较劲是没有意义的。

除了少数产品有雷以外,纠结 MLC 还是 TLC 早就失去了意义,一定要分个高下的话,目前的状态是 3D MLC > 3D TLC ≈ 2D MLC > 2D TLC,大概也就前几年的平面 TLC 那代产品比较坑爹,但看看我的 SanDisk X300 就知道日常用起来的话并没有区别。
与其关注 NAND 芯片,倒不如关心一下 OEM 的货源来得实在。现在买各家 OEM 产品的人不少,三星 SM961、PM981 之类产品大行其道,不说买到旧货什么的,各家的测试版产品能不碰就不要碰,不会分辨、没有可靠货源就最好不要贪便宜买这类产品。作为有绝对可靠货源的我都曾经因为玩测试版 PM951(当时居然还是 NVME 和 AHCI 双协议)吃过亏,想老老实实用电脑的话还是多长点心眼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