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其它

实录!我的备份术

并不是会写 PowerPoint、会画 Excel 就叫会用电脑,更不是会下载软件就叫会用智能手机。在数字信息时代,不懂得备份重要资料的人最终适用于达尔文进化论被淘汰掉也不为过。

——强尼·奥本著《论21世纪民工的工作状态》

我认为人类在记录信息的方式上,于 21 世纪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改变:21 世纪以前是实体化时代,信息被记录在石板、织物和纸张这样的物体上,所见即所得;21 世纪开始是数字化时代,信息被记录在计算机存储器里,需要通过计算机翻译才能查看。尽管多了一道麻烦的加工转换工序,但存储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实在过于明显,以至于迅速替代了传统信息载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块 4TB 的 3.5 寸硬盘体积只有一本词典的一半大,却能装下相当于整个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量。

(※按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品 376 万册,每册 50 万字计算)

话说回来,传统信息载体虽然落后但可靠。以人类用了一两千年的纸张来说,在不丢失或者不遭受火灾水灾等意外的情况下,纸张起码可以被存储数十年上百年,它自己并不会坏掉,你需要找它的时候,它就在那里;硬盘、光盘、闪存什么的都会坏,而且几率并不低,甚至可以说它们在你的有生之年一定会坏,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可是,数字载体实在太高效了,半本词典大小的数字载体就能存下一个清华大学图书馆,多复制一份加一起也不过一本词典大小,而且复制的时间也不过八个小时而已;如果一块硬盘每天随机损坏的几率是万分之一,那么两块硬盘同一天损坏的几率就会低到亿分之一,在一生两万天中几乎不会遇到一次,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备份的意义所在。
继续阅读

外置硬盘的新生,PS4 4.5 固件的活用

在近日刚刚放出的 PS4 4.5 版固件里,索尼为 PS4 加入了外置硬盘的支持,虽然截图和游戏记录依然必须存储在内置硬盘,但最占用空间的游戏已经可以安装在外置硬盘里并能直接从其中读取了,这对像我这样有好几块笔记本电脑里换代下来的 2.5 寸硬盘的用户来说可是个不错的消息。

继续阅读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论 CENTURY 的日货血统

世特力(CENTURY、センチュリー)是一个在日本很常见的外设品牌,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各种硬盘转接盒/转接插座产品线,是臭名昭著的 ORICO 的山寨对象。我在 08-09 年的时候买过一个他们家的硬盘底座,俗称面包机,可以把 3.5 寸和 2.5 寸硬盘转接到 USB 2.0 和 eSATA,很好用,到现在还能用,就是 USB 2.0 过时了点,eSATA 接口现在也难找了。我觉得东西算可以的,因此之前在买移动硬盘盒时也考虑过,但是因为太贵(一百大几十块)而放弃了。
今天偶然在张大妈上看到人说世特力是一个假洋鬼子企业,不禁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考证热情。是否这个在 YODOBASHI 和 BIC CAMERA 等店随地可见,在日亚上也铺天盖地的外设品牌的确是跟雷柏、铁威马、名创优品一个档次的假洋货牌子呢?
继续阅读

近况及 2016 年展望

感谢大家的支持,slot4.net 在 2015 年度的访问量接近 34,000 次,我想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应该已经突破 34,000 了才对吧。最近因为忙于照顾小孩(和沉迷 MGSV)而没有更新,不过还是搞了些东西的:

1. 双 11 唯一战绩索尼 EX-750NA,算是我买过的最贵的耳机,打开了我降噪新世界的奇妙产品。从此上地铁、进医院,简直无法再离开这神奇的降噪体验,就是重量感有点麻烦。2015 年买了不少耳机,也算凑齐了各种场所使用的产品线,以后应该不会折腾了吧。
EX750NA
继续阅读

GTD, 日历和笔记

我是从换到 Android 手机开始使用电子日历的。外国人在使用实体日历时,会常常把重要的事情写在日历上,我们可以从很多外国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但我在之前连实体日历都没有,更不要说写日历了,有什么事情完全靠人脑硬记。
而在那时,我还没有接触到 GTD(Get Things Done)的概念。如果我在白天得知晚上需要从家里带一件东西到公司,我会新建一个日历事件:晚上 20:30 – 21:00,带 XX 物品到公司。你说这样有问题吗?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能够定时提醒,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继续阅读

透个气

最近略忙,居然整个六月都没有更新。

——买了一台 PS4,因为待机模式实在太好用了,5 秒就可以进游戏,所以好多碎片时间都用在 PS4 上了。
——去了趟厦门办事,水果牌相机真好用,就是电量不耐草。
——intel 的 Skylake 真是屎,大概还要再被这个屎平台折磨一阵。
——Cherrytail 也是屎。这个月中会为了 Cherrytail 出一趟远差。
——明天会收到某厂拿来测试的最新款路由器,据说比国产旗舰手机还贵,因为 NDA 的关系,这事不能说太细。
——这篇日志是在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上用 Microsoft Edge 写的。

美亚直邮大法好

2011 年底我开始玩美国亚马逊转运,第一单就是自己第一台千兆路由器 WRT310N。然后陆续买了 E3000(好多台)和一些衣物,走的全是转运,直到买到了一些不合尺码的衣物才算收手。整个 2013 年,我没有从美亚下过一单。

让我重新开始在美亚下单的契机就是上次的 CZ80。自从美亚支持部分商品直邮中国后,我发现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