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数码

我又要黑来福了,你这播放次数是怎么统计的

3月4日,跟胖子聊天的时候截了张图

那时候我还得意洋洋得说,有了来福,你听多少次歌都能记录下来,你看我就没想到我能听一千多遍的桜坂,这粗粗一算居然可以听100小时妥妥的……

结果一段时间没看,喂,这不对啊,这么短短的时间内我怎么可以听700多遍恋的歌谣日?700多遍什么概念?15遍一小时,等于46小时,这意味着这十几天的时间我每天听3小时这首歌,这怎么可能嘛……

所以我也怀疑其他几首歌的统计正确性了。上图这四首歌总计播放次数有5000遍,按4分钟一首15遍一小时来计算,总计333小时。喂,这机器我才用半年左右啊?每天上班下班路上1小时——多算点,1个半小时好了——才240小时,连同偶尔出门时候全部加起来大概也就三四百小时,我还要听别的歌呢?

来福的播放次数统计完全是扯淡嘛,那这功能放这里还干嘛用?

拜亚动力DTX910入手初体验

最近心情烦躁,只有花钱解闷。
然则,买中古也有吃鳖的时候。周日突然想买耳机,弃穷人救星得胜HI2050,一步到位入手拜亚动力DTX910,500+25顺丰=525。你就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贵了,习惯了查淘宝,淘宝上都是650左右的价格,我怎么知道新蛋有特价599啊……加上快递费就更亏了,然后一大早收到,我了个去,还就是新蛋599的货,而且已经被转了最起码三手了——我买的是北京那边的,新蛋发票上是送到湖北的。

算了,好歹是便宜一点。

两边头带习惯性拉到最大,往头上一放,擦,居然比我的头还要小点,卡得紧紧的。看来以后要放后脑勺用了。
再次声明一下,我是木耳。我曾经帮人带过一个ES7,但是那玩意就实际听感来说我不觉得比我的PX200强了多少,但是我想找个开放式的用,PX200时间戴长了很不舒服,于是就找到了这个DTX910。我原意只想在家插电脑用,首先这玩意比较大戴出门很挂三,其次开放式的自己听啥别人听啥就更挂三了(而且我只听JPOP影响不好),但是DTX910阻抗只有32欧姆,理论上说可以拿来接随身听,于是我就插了iPod。

第一印象是,低音很强,但是不似很多山寨耳机那样一团糟,还算是比较干净清澈的低音。
然后接去笔记本,听了清水翔太和樱井和寿,总感觉乐器偏强了点,vocal不是太突出。要不听个女声?于是是いきものがかり的YELL,感觉还是差不多。
但是我把音量放大以后,立刻感觉不同了。好像乐器还是那么响,但是vocal一下子就上来了,在iPod上也是一样,似乎只有把音量放大才能出感觉。

サヨナラは悲しい言葉じゃない
それぞれの夢へと僕らを繋ぐエール
いつかまためぐりあうその時まで
忘れはしない誇りよ 友よ 空へ

尤其是那一声“空え——”,太好听了。在公司影响不好,回家慢慢品味新耳机。

我现在也有资格来iOS vs Android了(2)

其实这是一个iOS抱怨帖。
 
以前说过,有的时候苹果一旦不人性化起来,你就觉得乔布斯脑袋像被枪打过一样不可理喻。
众所周知(可能不包括非苹果用户),iOS 4之前是不能在本机上创建播放列表的。还是那句话,iOS出了还没到半年,难道半年以前大家用的都不是苹果?即便在现在,也有很多机器上不了iOS 4。
但是本机上有个On-The-Go,虽然添加歌曲的时候恶心了点只能拖拖拖(没有右边的首字母拖拽),但好歹可以用用。今天往电脑上一接,傻逼了,这东西一接电脑会自动清空。
这OS的designer得有多傻逼才能做出来这种事情啊……
搜到一种办法,就是在电脑上创建按星级(可以大于、小于、等于或介于)的智能播放列表(iTunes里叫我的最爱),然后复制到设备上以后便可以在设备上去改各个歌曲的星级去加入播放列表。
泪流满面啊,真是难为各位苹果用户了……
IMG_0043
 
顺便说下,以前就发现直接拖拽文件到iTunes里的iPod就可以不用把歌曲加进iTunes数据库而直接放到iPod里,但是却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终于发现,原来只要需要通过iTunes实时压缩成128KBPS的,统统失败。
iTunes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反人类软件。
 
 
以前就说过,App Store里收费的多,Android Market里免费的多。
上次陪人去买Android,买好以后找个茶坊下软件,某老师说有个叫Angry Birds的游戏很不错,于是都各自寻找。
Android Market:免费
App Store: 115日元
现在大家明白钱多人傻速来这句话的含义了么……

我现在也有资格来iOS vs Android了 (1)

iPod Touch 2/32G入手3天多了,开始摸熟这个东西,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慢慢写点关于两个rival OS的评价了。虽然这个iOS只有3.12,但毕竟iOS4也只是不到半年的新东西,我的Android也不是2.2,所以拿来对比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吧。可以对比的东西太多了,会写个好几期吧,想到什么写什么。
 
我现在确实相信,苹果的东西在很多地方,确实体现得人性化一些。
但是一旦它真的不人性化起来,你就觉得乔布斯脑袋一定是被枪打过,不然不会这么不可理喻。
 
拿前面一点来说,举个例子,让我很欣慰的一点是iOS在选择文字的时候,会有一个放大镜把手指按住的地方特别放大显示,让你清楚知道光标此时在哪里,方便进行选择。所以虽然iOS的软键盘没有方向键,但是编辑文字却很舒心应手,甚至比起带硬键盘的Android都不差。
IMG_0042
 
 
拿后一点来说,举个例子,我一直以为iOS最大的那个方块键是后退键,但我错了,这是退出键。如果我在一个设置菜单的最里面几层,按方块键是直接退出到桌面,而非上一级菜单。那么iOS的后退键在哪里?
ここですね…
IMG_0041
 
照理说我不应该以一个Android用户的习惯要求这个按键放在我喜欢的屏幕下方实体按键区,对吗?但是这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按键的确出现在了一个让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右撇子一定要在触摸屏上用大拇指伸展最远的距离去碰到的位置。这不是桌面OS啊你当这是标题栏……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我觉得还是iOS和Android两个OS设计上的出发点区别。
 
iOS的人性化,是界面反应迅速,操作细节体贴,用户体验高。所以iOS用户可以嘲笑Android连滑屏都要卡,具有合理的优越感。
Android的人性化,是多功能,可控制调整的要素多,平台开放。所以Android用户可以嘲笑iOS连输入法都要越狱以后拿各路软件折腾一通才能用,同样具有合逻辑的优越感。
iOS就好比渡边麻友,长得漂亮,声音甜,唱歌好听,会跳舞,还能扮妹抖。
Android就好比自己老婆,做饭好吃,会做家务,还能在床上翻云覆雨。
而就算都密室禁闭起来凌辱调教,自己老婆的开放度也不是渡边麻友能比的。
 
出发点这玩意的具体表现,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地方入手:
一是单任务vs多任务,单任务造成最优化的系统性能,但是着实是让人有时候恨得骂娘的东西,比如我上Q上得好好的突然PUSH出一个通知,我想查看于是点击一下,Q立刻完全退出再运行邮件或者其他的啥,断然没有给你反应的时间。而Android可以牺牲系统性能、甚至让系统关闭一些你用得到的程序给你多工,虽然有时候确实会因为Android关闭你不想关闭的东西而不爽,但是真不给你多工你才真不爽。
二是多媒体播放,毕竟老乔是做iPod发家的,所以iOS的多媒体播放是深入到骨子里。尽管触摸屏的东西做MP3有太多不便(真的只想听歌的话请远离iPod Touch这种玩意),但是iOS依然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快捷操作之类的东西,比如双击方块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单任务vs多任务的延伸——一个播放器不需要同时跑很多东西来COSPLAY个人电脑,同时单任务的iOS唯一可以后台运行的程序是音乐播放。这么说吧,iOS和Android俩设备最根本的出发点差异是iOS从MP3播放器进化出来,而Anroid从PDA进化出来。Android自带功能上和iOS差距最大的恐怕也是音乐播放了,不过Android上最近出现神器WinAMP,加入桌面Widget和锁屏控制,倒是可以和iOS自带播放器有得一战。
 
今天的最后评论一下价格,iPod Touch这种东西的定位是乔布斯打苹果青的脸用的么?一个Touch的价格翻上一番也买不到同时代的iPhone,而且还是容量减半的iPhone。这意味着苹果明摆着要拿一个电话模块加摄像头捎上一个GPS卖出400美元的价格,却依然有那么多用户趋之若鹜地去购买这个坑爹的iPhone。相比之下Touch的售价却确实很厚道,哪怕SONY出一个32G的MP3也依然要卖上这个价,还缺乏触摸屏和高性能硬件——如果不是Touch的价格如此厚道,一台低端Android 2.1(2.1以上才能安装WinAMP)手机配上大容量TF卡或者可以是一个大容量MP3不错的解决方案。

BESTBUY闲逛了一圈

1. 国内买大容量MP3还是只有水果选么

2. 围观了HTC行货,G8太丑了,肥得跟水桶一样,G7还不错,但是都没有G3帅

3. 试用了α55,太惊艳了,那体积简直和很多长焦DC差不多大小,配个50mm/1.8放包里一定毫无压力。电子取景器比想像的好很多,而ISO 3200和12800各试拍了一张简直是有如神器,别说用EVF不会有透光量下降的问题,就算有的话也可以凭借高感的水平轻松化解,简直是太棒了。等等看会不会有差不多体积的α77出来?

我是不是太高估iTunes了

没事装了个iTunes起来,注册了日服账户去找歌,发现好多artist都找不到,甚至包括Mr.Children和いきものがかり这样的大物乐团。
而且界面是半英半日,我还想呢,是不是因为进去的不是真正的日服啊,于是开日文XP虚拟机再装个32bit版,进去界面是全日文了,搜歌还是一样。最后找到了苹果官网的iTunes Store的artist列表,果然人很少,我果然不能对iTunes期望太高么?那日本人还买iPod买得那么开心,我以为是因为买歌很方便的……
日文Google上搜いきものがかり的配信,找到的网站居然是支持SonicStage的,原来SONY在日本替代了苹果来搞这个,也难怪SONY的机器可以卖得好。
 
话说iTunes程序死了几次了,这点还真连SonicStage也不如。当然,能不用的话不用最好。
那天想下A826说明书,顺手去了sony.co.jp,下了个日版A828的,这说明书越看越憋屈,国行阉了无数日行有的功能比如录音、反噪音、本机删歌等,连说明书都简略好多,日行N种格式什么码率电池大约放多少时间可以精细到用一个表格列出来给你,当然,日行还支持了ATRAC3。
不过,说明书我是从后往前看的,看到最前面说日版一定要用SonicStage,我心理瞬间平衡了。

索尼你怎么能如此丧权辱国(外三则)

我的A826,以前一直不能显示歌曲的发行年代,我也就以为是一个BUG啥的,没怎么在意。

前两天为了下BUMP OF CHICKEN的『天体観測』,把整张album『Jupiter』都下了,是张VBR,结果放『天体観測』的时候到4分20秒报错,我第一次看到这种错误,想想转个AAC进去看吧,就顺手把这歌转了。
今天不小心一看,リリース年这行赫然显示2001。然后按这个参数去找,所有AAC的歌都有年代标识了,只有MP3没有。
索尼你这是做个MP3出来专门给用户播放iTunes Plus的么-_,- 取消自家的ATRAC3支援就算了,怎么连MP3的支持都这么差的啊

外一则:
MP3tag非常给力,发现一个功能就是复制粘贴TAG信息,这样我一次转很多不同人不同封面的AAC也可以直接把信息贴回去了,等今天晚上回去把MP3里一堆320KBPS的MP3全转了128KBPS AAC,就当4G变8G了-_,-

外二则:
今天在公司的Vista上一看,居然没有原生支持AAC。我再也不黑Windows 7了。

外三则:
网易博客推出LIVE SPACE搬家,看了下界面很清爽没广告,不过Wordpress目前很顺手,先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