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决了困扰了我一个多星期的 Windows 10 TH2 无法从 USB 键盘鼠标唤醒的问题。
因为这问题是在升级 Windows 10 TH2 之后出现的,我首先怀疑操作系统和其下的电源管理设置,虽然之间我也拆过机,但我不认为 USB 唤醒会和这有关,更何况我检查过了因为更换 CPU 可能重置的 CMOS 设置。
继续阅读
我解决了困扰了我一个多星期的 Windows 10 TH2 无法从 USB 键盘鼠标唤醒的问题。
因为这问题是在升级 Windows 10 TH2 之后出现的,我首先怀疑操作系统和其下的电源管理设置,虽然之间我也拆过机,但我不认为 USB 唤醒会和这有关,更何况我检查过了因为更换 CPU 可能重置的 CMOS 设置。
继续阅读
这两天在看 2005 年的老片『電車男』。之前听说电车男作为一个宅男其实挺有钱的,用的都是好东西,结果第一话就看到了好东西:
现在流行的大陆产全铝机箱乔思伯,是台湾产的联力的山寨。
那么,台湾产全铝机箱联力就是日本产的 WINDy 的山寨。
可惜的是,WINDy 的制造商星野工业现在已经倒闭,WINDy 这个牌子正如同当年火热的 PC DIY 时代一样褪色了。如今说到日本产的全铝机箱,只有在 Abee 上依稀追忆一下 WINDy 的影子了。
嗯,我买了一台 MacbookPro……至今两周。
为了表示诚意,现在我在用这台 Macbook 写这篇日志,虽然接着 2407WFP-HC、FILCO 机械键盘和罗技 G500。
其实最早的目标,或许是最便宜的 11 寸 MBA,但是我说还是买 rMBP 吧,真正的人无我有,比 13 寸 MBA 也没贵太多,于是加钱上 rMBP。但是我又想,4GB 内存会不会不够用,再加点钱上 8GB 内存吧,毕竟内存这玩意以后想加还没得加。然后,有人下单时候手滑直接选了中配,而不是最低配加到 8GB 内存——于是 SSD 也被从 128GB 升级到 256GB 了。我说这怎么跟前阵我买镜头的过程那么像……
此人后来感慨:咱也第一次买了不是乞丐版的苹果产品呢。
我其实一直奇怪自己不是果粉,照理说这种设计风格应该把我吃得死死的,果然还是内在太烂了。
继续阅读
因为最近钻被炉需要长时间使用笔记本电脑,于是赶在 2013 年的倒数第二天于易迅 1139 元带票入手,开的是增值税发票,票上本体才 973 块 5,税有 162 块 5 之多,天朝万税万税万万税。下午易迅下单,晚上 8 点送到,有点厉害。
新的 intel SSD 比起 X25-M 那时代,背面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糙,但是正面也来福了不少——其实那张充满 intel 科技感的贴纸还兼顾保修贴的作用,起码 X25-M 我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四个螺丝拧掉进而拆开 SSD。
买这块 SSD 纠结了不少时间,几个牌子总结下来就是三星 TLC 罪该万死,MLC 钱多人傻而且保修不靠谱;浦科特性能不错保修不靠谱,镁光性能差点价格便宜但是保修更不靠谱;SanDisk 保修不错但是吃螃蟹的比较少,最后我还是买了 SandForce 主控的 intel。
据说 SF 主控跑 AS SSD Benchmark 测试性能不怎么样,但是实际用起来因为带压缩所以不会有太大差别。我把256GB PM830 的数据用 GHOST 直接克隆到 530 上,开了几次机没觉得有什么差别,再用 AS SSD Benchmark 本机跑了个测试有接近 700 分,够了。
2013/07/22
早上又醒太早,躺在床上瞎想,突然觉得家里装修到现在这个进度,柜子已经摆好,路由器都架起来了,不妨放一台电视进去,监工的同时看看电视什么的……
于是我就 Q 上跟某人说,我想先买餐厅电视。
结果不是微信服务器挂掉吗,这条消息一直就没被收到,等到我们联系上拍板的时候,索尼 40R476A 的特价已经没了,只剩三星 UA40F5000 了,反正都是顶级国际大厂差不多价位的东西,品质应该差不多吧。
其实最初的设想是买一台 37 寸左右的电视,结果如老鼠所言,现在 37 寸这个定位根本没有,32 寸(多为 1366×768)上面就是 39 和 40 寸,国产 39 进口 40。然后我就看国产吧,国产能入法眼的——有多个 HDMI 口、外观不难看——也要两千七八百的样子,那我还不如加一点钱买三千出头的索尼三星了你们说是吗?
这年头的电视一概支持 USB 播放,看起来这台支持格式还挺齐全,甚至连 AC3 和 DTS 都有——家里买的一台 TCL 是没有的,只能靠小米盒子提供支援了。
USB 口甚至可以提供 1A 的电流,接续移动硬盘成为可能。但是!为什么没有网卡啊!不然我就可以完全摆脱电视盒一类的设备,直接从 NAS 里读视频文件了啊!翻遍说明书,未见能够通过 USB 口连接 USB 网卡的说明。
仔细想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实现“把文件通过网络拷贝到连接在电视上的 USB 存储设备里,用电视观看 USB 存储设备里的内容”这样的功能……搜索一下,色卡司有既可以做 NAS 又可以做 USB 硬盘的产品,但是群晖看来不行。
算了,多一个网卡要多一千块,我还是买支持 NAS 播放的视频盒子吧,或者……拿手机输出 HDMI 信号放视频?
随便翻翻,居然翻出一条 MHL 线缆。另外找了一台带 HDMI 输入的一体机,拿 MHL 线缆一头接上手机一头接上一体机……
毛都没有。
看来是 Android 比较碎片化?还是用用省心的 iOS 吧? Lightning 接口应该可以输出 HDMI 的哦?
缩阳入腹……
我买个视频盒子也就两三百块呢。再说了,iOS 那被苹果阉割得干干净净的视频播放能力比不上山寨视频盒子的吧,我放个 MKV 都常常要软解,还没有 DTS ……
于是我还是潜心研究 MHL 去了。查阅后发现,MHL 分被动和主动(需要插电)两种,而被动式需要设备和电视同时支持 MHL,我这样玩的话只有用主动式 MHL 线缆了,嘛,反正我买的电视也不支持 MHL。搜了一下,价钱从三十多到六七十不等,我就买了一条三十多的,相比于十倍价钱的 Lightning 转 HDMI,这个价位真是亲近太多了,临时用用以后闲置也不心疼。
2013/07/24
这不,到货了。
主动式 MHL 线缆在外观上最大的差别是多一个供电口,有的是配备一个专门的 Micro USB 插孔,有的就直接帮你多做一个 USB 插头。反正是一体机,背后的 USB 口多得是,HDMI 插好,USB 也随便找一个插插。
不过国产寨厂么……有点雪花和接触不良,等到大电视来了再长时间播放看看。
2013/07/27
电视装好了。我对这种装电视还需要专业人员上门处理的做法很不解,咱家不上墙,往柜子上一摆就行了,调试我自己可以做(我 10 岁就会调电视了,还是比现在数字电视麻烦得多的有线模拟电视),用得着以保修相威胁不让用户自己拆包吗?
完全指望电视果然也不是什么靠谱的办法,细看 upscaling 效果很差,或许还需要专门的播放器来做。结果刚升了 Android 4.3 所有播放器全部废掉,手机没法播视频,算了还是插 U 盘随便看看吧。
哪怕坐远一点,依靠近视眼可以战胜效果很差的 upscaling,也还得受制于电视本身的功能,比如播放时不能手贱按到菜单或者视频源之类的控制按键,按出来以后再回去就没有刚才的播放进度之类的。以后去买个小米盒子或者乐视盒子……现在暂时倾向于后者。至于电视的色彩,还不错吧。
曾几何时,UltraSharp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名词,一代代品质优秀的显示器在这个brand下面推出,但之后却和诸如Alienware等品牌一同沉沦,甚至连TN屏都可以堂而皇之挂着UltraSharp来出售。当然你可以说,DELL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IT公司都会犯的错,但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优秀品质的显示器可用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即便HP、ASUS这些公司一度被视为救星,但时间证明它们都不是取代DELL的料。
UltraSharp 24寸16:10的显示器,自从U2410之后便没有更新,好不容易盼出一台U2412M也是低端货,真让人怀疑进入LED时代的UltraSharp是不是会就此完蛋,而我则抱着一台2407WFP HC惶惶不可终日,就怕哪天坏掉以后便再也买不到这么好的显示器来用了。
与传言的完全相同,U2413真的来了。
16:10,1920×1200经典分辨率
AH-IPS,10bit面板,Adobe RGB 99 %、sRGB 100 %和120 % CIE1976(约合110% CIE1931即NTSC色域?反正比U2410好)
DVI+HDMI+DP+miniDP
USB 3.0读卡器和HUB
给跪了好吗,用LED背光实现了比CCFL还广的色域,规格和上代相比没有任何缩水,反而从功耗到发色全面进化,这才是革新,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UltraSharp!
我甚至有把2407HC换掉的冲动,仔细想想,身边移动设备的进化真的快到头了,而桌面系统的新一轮革命才刚刚开始?
我的CPU散热很久以来都是拿一只定速风扇在吹的,只因买不到好(而又便宜)的PWM风扇。曾经我也动过买一个好点的12cm PWM风扇比如九州风神UF120的念头,但是想想与其80买这货,不如多花点钱买个好的算了对吧,又不是用不起,国产货到时候有这个那个不满意还得折腾,不如一次到位算了。
在这点上,友坛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于是在友坛广受好评的Gentle Typhoon和山洋9S里选,最后我选了个便宜的Gentle Typhoon。
入手过程有点曲折,不过HULALA的服务还是很周到,但是总之我得提醒,有加强筋的Gentle Typhoon不是能装在每个散热器上的,要买的话请注意。至于风量风压什么的我压根不管的,我才没那个兴致为了一两度的温差而前后瞎忙乎。
稍微费点力,Noctua的扣具还可以卡上,于是就装好了。在一堆用了好久的风扇之间,全新的温柔台风和擦干净的U12F是那么的不合群。
唔,然后我发现我买错风扇了。买了1850转的温柔台风,spec的最低转速是700RPM,但是给华硕主板一智能调速就稳定在1100-1200RPM上下,对于我来说高了,而且要知道对于待机的Ivy Bridge来说转得再快也没用。
我本想装个华硕Fan Expert来自己控制,但是华硕最近的主板有个毛病,一旦装了AI Suite以后会intermittent自动关机,主机直接断电,按电源开关没用,一定要断开电源直至主板的电源LED灭掉才能重开;而AI Suite这货是华硕所有自带功能软件的launcher,所以……反正当我装好Fan Expert,只有Fan Expert这一个软件运行在AI Suite上,不到一刻钟,机器就自动关机了。
傻逼华硕。
于是只能依靠BIOS来调节,还好BIOS的调节功能还算全面,可以设置三个温度点来对应不同的转速,最低温度以下最慢的风扇转速是20%(我很奇怪为什么是20%而不是0%),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我设了50%,最高温度以上全速,这样一开,大夏天不开空调也就稳定在40度上下的CPU温度终于把风扇转速压在20%,也就是870RPM左右,满足我的要求了。
再说说Gentle Typhoon本身,算是不错吧,我已经没有那个闲心插起来听声音了,反正装好以后没听到轴承声,同样1800转下的噪音也小过以前用的SFF21C(但机箱换了,也不一定能作数),无论如何,我满意了,这就行了。这风扇连运费142块,抵上以前用的9个,但我已经没心思折腾了,买个好的算了,我觉得也是一种选择。
标题是AKB48的单曲。
唔,我从铁了心换Z77到下单发货只有不到24小时……不折腾也就不纠结,虽然我本来还想平价换套i7 920用来扩展内存和硬盘的……但是最后想想何苦呢,新平台低功耗不说,看得见的CPU性能提升和SATA3摆在那里,买新不买旧啊,有句刚句又不是用不起
于是,ASUS P8Z77-V PRO和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8GB×2入手。CPU是菜场捡的i7 3770,你们懂的。
其实选择还是有那么点问题的,PRO和不带PRO的版本好像本体差异只在CPU供电,而SNB和IVB的功耗……更傻逼的是,我的CPU是不带K的。算了,接下来另一个问题是,KST的内存又跟以前一样SPD只写到1333,1600又变成让我自己超了,我本来以为XMP已经成为标准了所以丫怎么也应该写一个吧,要知道手动改内存频率是有二启的……我太相信KST的品牌了,其实想想如果买G.Skill也不错的应该,起码人家有写XMP。
换平台倒是没怎么费周折,一开始进去蓝屏我还以为是系统驱动没删干净,结果发现内存跑不到1600,最后进一步调查发现,丫说CL10就真的只能设CL10的,SPD是1333 CL9,我没动小参直接拉了频率到1600便跪了,我还曾经在这个1600下刷了BIOS,细思恐极……
还没动睿频,等把那个i7套装弄好卖出去换回原先的散热器再折腾。
系统直接启动起来装了全部驱动就好用了,改BIOS激活失效费了我一个序列号。
性能提升还是看得到,刚才一张album的APE转AAC只用了半分钟,貌似以前怎么也得分把钟吧……不过在转换的时候系统完全卡死有点不适应。16G内存终于可以放心用了,嘻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