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硬件

索尼数款明星产品个人试用感受

中午正好碰上索尼在龙之梦摆场子,很多很多产品都有,唯独没看到手机。没关系,已经够我把现在感兴趣的东西好好把玩一下了。

Z1050
首先体积就是一个巨大败笔,如果我身上允许放一个这么大的设备,那只可能是手机。开机看系统设置,2.3.7,呵呵呵。播放器界面很难用,也无法在机器端添加播放列表。这16G的容量……可用的只有10G多点,当然是在那台展示机装了(?要不是自带)很多垃圾软件的前提下。好吧,有了DLNA的支持,16G在家里还是能打的。数据端口居然还是索尼专用,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S2
就是那个折叠式的平板啦。这折叠方式除了噱头以外,我真看不出实用性……所有图像都是跨过中间转轴显示的,可以想像不管是看片还是正常使用都会特别难受,大概也就对开看书用?但是,太窄了啊喂

α57
我打算买的机器,所以特别仔细地耍了一下。屏幕非常精细,270旋转也很便利,而EVF的优势可以让眼睛不脱离取景器的情况下方便调节各种参数——当然还有那个很棒的水平仪。ISO 3200可用。自动测光模式很不错,对焦对在人脸上就按照人脸进行点测光或者重点平均。握持感还不错。节后去买。

α77
优秀的质感,完全不一样的操作(我不习惯),但感觉应该不错。反正买不起,没玩多久。

α65
和57完全一样样的机身外观,大概差别就在CMOS了……好吧我不觉得多花1K去买这块CMOS是很值得的。

头戴式3D显示器
果然概念太超前的东西就不行么……舒适性屎一般,屈光度调节范围太小,自然摆在头上就完全对不好焦,要用手扶一下(或者是展台SG没给我调节到合适位置),可视面积也就一般,5999神经病啊……

说干就干,NAS已经架起

今天没事刷恩山二手区,看到有人550卖一个Buffalo的单盘NAS,带1T硬盘,价格挺公道的。
一查Amazon的评价,一塌糊涂,主要集中在容易坏这个问题上,而且固件crash会一起干掉硬盘。
得,我买NAS是存储用的,不是博RP用的,算了吧。

所以省钱了。

其实我能列出五大理由(对不起功力不够,不是eWeek可以排十大)不买这台Buffalo的NAS——
1.都TMD光纤了,上传还是512K,挂个NAS来分享有屁用啊
2.公司堵了Buffalo的DDNS服务域名(DynDNS反而没堵,很有趣),所以在公司也还是不能访问家里的数据资源
3.没保修,尤其是这个玩意容易坏的前提下
4.据测试,读写只有10MB/S左右,你玩百兆网呢
5.现在硬盘太贵,买来1T总归要换的,过一阵把1T塞满了再换又折腾

要不还是试着把家里的BT机建个NAS来玩玩先?

说干就干,FreeNAS下载起来,然后公司里弄了个U盘弄了几台电脑测试,貌似很容易的样子。
FreeNAS 8对硬件要求太高,貌似是企业用途,于是就下了7。U盘安装方法见下,在安装前要先用diskpart清掉该U盘。
http://www.cnblogs.com/ableid/archive/2010/05/16/1737002.html

这样写进去以后,U盘启动也不用再进行一次安装了,可以直接当bootable HDD用。Boot from USB Storage device,出现1~8的选择界面,其实就启动完成了——我一开始还在找那个9的安装项,后来才反应过来不用装了。
在公司先预演了一下,回家直接拿U盘插BT机。BT机开在Manufacturing Mode下,U盘是1st boot device,以后需要架NAS就插U盘,需要启动进Windows就拔掉,很方便。

功耗比我预想的还要小,这台BT机在Win7待机是50W的样子,这个FreeBSD系统居然可以做到48W,而且CPU最低频率可以到600MHz以下——Windows下面EIST最低频率只有1200MHz而已,也就是6倍频,我一直以为这是硬件限制。

开了文件共享。磁盘性能显然不如Win7,我怀疑和网卡也有关系,我在公司测试的时候可以上到90MB/S以上,以前这台BT机跑Win7也是这个水准,现在只有40MB/S,不过倒是够用。

FTP也通过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弄好了,参考这个链接(无敌海景佛跳墙!)
http://www.freenaskb.info/kb/?View=entry&EntryID=76
需要注意的是最新版的FreeNAS设置里没有PASV IP的项目,我本来是觉得不用设置(路由器的DDNS负责了),但是本机怎么弄怎么不能通过DDNS的域名连接到FTP,就把我郁闷了。后来想想不对,找别人测试我的FTP,果然直接可用,必须从外网访问才可以。

最后是WOL,起先弄好以后FreeNAS关机是不能WOL的,再次郁闷,不信邪,Google之,果然有方法:
http://blog.xuite.net/vader.tw/blog/42595277
把里面的网卡名称替换成自己NAS机器上那个网卡名称就可以了。

好,于是先耍耍NAS玩,好玩的话再考虑是不是弄个专业的——其实想想,纯待机也就省个20W的电力,合两天一度电,一个月7×24小时开机也就多交8块钱电费罢了,最多就是真正用到的时候耗电多一些,但是真到了用到的时候,多耗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海韵大ピンチ?2011年夏之电源产品个人检视 Part.1

自从告别折腾台式机以后,也就没怎么关注过新出的一些电源产品。手上的这台NeoPower 430在4月份满了五年,但是再用个两年三年应该没什么问题,估计我下次换电源得等到平台更新了。但是最近海韵X560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所以也看了下现在在售的电源产品,万一哪天坏了得立刻买一个的话好歹有替补队员。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应该都不会玩双显卡,所以这次检视的对象以500W上下的产品为主;又因为个人喜好,着重观察模块化电源。
  
  
  
  
保锐(安耐美)
其实我对保锐的印象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初期那连个人维修工都不如的焊接工艺上,不过据说后期有改善。保锐风扇我倒是觉得不坏,那么用自家风扇的保锐应该还可以看看吧。
80PLUS铜牌的MODU 82+ 525W,800块

80PLUS金牌的MODU 87+ 500W,950块

。。。。。。
喂,坑爹呢。
传统三神器之一的EVOLUTION 85+ 850W倒是只要1300上下,跟MODU 87+ 600W一个价,相比于Signature 850W那新蛋特价也开出1499的高位来说也要便宜,确实算是价格不错的,不过这么大瓦数没什么意义了。算了,再见保锐。
  
  
  
  
康舒
……我们跳过康师傅好吗
  
  
  
  
银欣
我个人不是很欣赏银欣这个牌子——在论坛它也有山寨厂的别名,而且代理的盘子很小。电源多是益衡代工,500W这个档次上有一款ST60F-P,全模600W卖七百多,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还好我们能在OCP找到评测。从OCP的评测看,除了全模毫无亮点,性能和静音都只能说是一般般,总不至于光为了个“不是海韵代工”去买这货吧。
那么,银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以继续看了。
  
  
  
  
酷冷至尊
在高端现在连酷冷都不罩着康师傅了,目前酷冷的高端是益衡代工的龙影系列。

龙影中端只有80PLUS白牌,600W价格是699,500W是599,具体性能方面jonnyguru做过一个完整的测试(译:OCP马鹿外人),性能不错,但是我一向对jonnyguru的噪音感受有所顾忌,看起来他对声音不是那么敏感,比如他说很安静的HX750/850被用户骂得狗血淋头。看看OCP对龙影850W的评测,14cm风扇转速的底限是800转,不过不失,但是风扇牌子很差。如果500W/600W的转速控制有类似水准的话,那么龙影是勉强可以用的一款,但是这年头还卖80PLUS白牌似乎有点不厚道,虽然效率这玩意不能当饭吃。

说到龙影,还有一个金牌龙影600W卖到九百多,存在纹波偏高的问题(来源:Travis),可以无视之。
  
  
  
  
振华
虽然有电容门存在,但是超级花的东西凭借效率还能吸引一些眼球。有两款很有意思,分别是金牌的冰山金蝶600W(¥899)和白金效率的白金冰蝶550W(¥999)。从效率上来说,这两款价格不算贵。
不过,这是官方售价。淘宝上可以做到比官方价便宜100以上,嘿,这就不是厚道不厚道的问题了,简直是良心价啊!

嘿,冰山金蝶在OCP有评测哦!

简单评价一下:性能尚可,做工肯定是没有同档次的海韵X系列好(但是有屁用啊,X560还不是坏那么多),风扇虽然差但跟海韵X系列一样是低负载停转设计,静音值得期待,但是外观挺丑的。要我说,可以用。

白金款卓克也有评测

从卓克的数据看,性能还不错,比金牌款好,外观也比金牌顺眼多了,同样是低负载(从卓克的评测来看,甚至可以到高负载)风扇不转的设计,这个可以有!

当然,海韵出质量门的X560也是LLC方案,如果你觉得X560的质量问题会不会让别家LLC方案也不令人放心,最好还是别招惹这种电源。用nsi的话来说:

80Plus 初期有它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后期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充实。
现在的金银铜,白金,都是只管效率,不管其他。
于是厂家可以牺牲保持时间,牺牲纹波,牺牲动态性能,牺牲保护电路,牺牲可靠性。

纹波标准放宽,可以少用滤波电路,减少滤波电路的能源消耗,提高效率。
使用LLC拓扑设计,动态性能变差,可靠性降低,但效率提高
保护电路的电力消耗,似乎对通过认证有影响,也喀嚓掉。。。。提高效率。
还有EMI滤波器偷工减料,可以减少滤波器的损耗,也提高效率。

  
  
  
  
海韵
海韵不说了吧,除了X系列以外,主力就是S12II Bronze和M12II Bronze了,都可以在Antec的产品线里找到,价格还厚道不少,等我在Antec里面评价。如果真对海韵没信心,那么连带Antec也不用看了。
  
  
  
  
本回结束,次回预告:Antec和Corsair,两大电源通路商之全面对决!

以后谁再找我弄电脑……直接品牌机伺候啊

某人上周找我要我配电脑,我习惯性地去找了一堆散件……最后在京东易迅淘宝上拼出来是这样的:

intel Core i5 2300
GA-H67A-USB3-B3
Kingston DDR3-1333 4GB×2
ASUS ENGTX460 DIRECTCU/2DI/1GD5
Cogage True Spirit
HITACHI 2TB
K58B-JD (京东特价349简化版K58)
Antec TP550

一堆东西加起来57XX,其实电源不用这么好的,本来想弄个ECO 520就差不多,结果到处没货,要是ECO 620还不如加点上TP550,于是机箱电源加起来一千块了,还好某人听话,叫买啥就买啥,一句废话都没有。
今天把散件全部拼起来了,RP算不错,电源兼容性啥的没问题,直接BIOS之家找了个SLIC BIOS刷了也激活了。联力的机箱组起来还是一如既往地舒服,今天硬件全部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安装完毕,还把电源线在背板扯了一下;同样是0.8的钢板,K58这边背部电源线只是大致按了按就盖侧板,侧板非常结实地纹丝不动,比塑料安钛克好多了啊……弄起来感觉不错,CPU一个风扇1000转上下,前后机箱风扇都不到1000转,华硕的460也很安静,整机运行起来噪音很低。

这台机器其实算是比较偏玩家机的,对于某人来说多出来的硬盘位和扩展槽可能永远都用不到,但是便宜不下来,或者你勉强便宜下来最后还是不舒服,尤其是机箱电源。其实后来想想,应该直接弄台3600的XPS 8100,直接就解决了,当时完全脑子没转过弯来。
STUDIO XPS 8100
Core i5-760 Processor
4G (2*2G) DDR3
500G SATA 3.0G/s
DVD+/-RW
NVIDIA GeForce GT220 1024MB DDR3

这样一台只要插块1000块的5770(只有一个PCI-E电源接口),就比今天这台差不了太多了,而价格少了一千多还送键盘鼠标光驱。当然你非要说的话,加一条4G内存二百块,加一个大硬盘五百块,最后的价格也只有小几百块差距——但是,省事了啊。现在XPS都是标准组件,坏了哪个换起来也容易,更不用说还有一年官方保修。
以后谁再找我买电脑,优先品牌机方案,实在高要求再说吧。

麻烦的Home Server,折腾的Home Server

其实我本来想等中文版出来以后重装一下再发布,但是中文版迟迟不出,英文版也就凑合用着了。安装很麻烦,因为ISO容量超过了4G,我又没有空的8G USB KEY,只能用一个硬盘外接着装。果然如我之前所想的那样,它自己在一个主硬盘上分出60G来装系统,剩下的一个分区设好了很多share folder。

其实这就是一个Windows 2008R2,连桌面墙纸都……

从功能上来说,除了Dashboard里面的那些东西以外,和Windows7区别真不大,当然卖的也就是Dashboard。比如我可以用网络访问这台机器,直接在浏览器窗口里观看实时压缩的视频……真是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还是装个普通Windows算了。
不过相比于普通Windows,通过Dashboard的向导功能,在设置很多东西的时候都有非常详尽的帮助,比如我以前根本不知道RemoteDesktop client端连过去的机器也要设登录密码还不能自动登录等等,它都介绍出来了,于是我现在可以在局域网内抛弃TeamViewer直接用RemoteDesktop非常方便地登陆操作,实际功能也不比TeamViewer弱多少。

可是,还是有很多很麻烦的东西……
比如TeamViewer,虽然局域网里用不到了,Internet还是要用的,我怎么设置通过Internet的RemoteDesktop都不成功(其实我也没有条件去在别的网络验证到底成功不成功),还是用TeamViewer吧。可是TeamViewer在安装的时候直接认成是服务器系统,不让用免费版。于是我曲线救国,把自己机器上整个安装目录拷贝过去,再把兼容性设置成Windows7,总算是骗过了软件的检测让它免费为我服务。
各种免费杀毒软件也纷纷在这个“2008R2”上拒载,连网上传说唯一好用的Avira在我这里也失败——但是,COMODO是可以用的!业界良心啊。话说回来,WHS的机制就是高度安全,每开个网站都要你确认,一般中毒的可能性还真不大,所以Windows安全中心也根本没因为没有杀毒软件而给出警告,但既然有可以装的杀软,那先杀着好了。

新COMODO,不管是界面还是功能都让人觉得舒服,对2008R2的支持更是令我好感大增。但是刚安装好之后一个病毒库更新有90多MB是不是夸张了……

接下来我想搞点更进阶的功能——比如我在公司可以遥控电脑自己开始下载?
首先,WHS2011预设必须按Ctrl+Alt+Del来登录,网上搜了一下,禁掉了这个功能,再填上自动登录的密码,总算可以和普通Windows一样开机就直接到桌面了——不然随机启动的下载软件和TeamViewer就全部嗝屁了。
路由器开了DynDNS,因为我的路由器有WOL功能,所以哪怕这台Home Server是关闭的,我也可以在路由器设置界面里通过WOL启动。问题来了,主板集成网卡是百兆的,我插了块BCM5721用作千兆网络连接,但是这傻逼主板居然不支持Wake on PCI/PCI-E……结果我只能百兆也插一条线过去,通过集成网卡唤醒机器。
Home Server的百兆千兆,PS3,PC,还有一个上行口,这个五口千兆交换机这么快就插满了啊……

那么远程操作的流程其实是这样的,访问DynDNS的域名进入路由器,WOL启动Home Server,再通过TeamViewer的客户端(PC/手机)登录Home Server去新建下载。
其实因为有了迅雷离线,很少有这种需求去在外面就打开家里的下载呢……

话说,Android有TeamViewer了,但是市场没有,必须访问官网下载。另外找了一个Android的WOL软件(全名:WoL Wake on Lan Wan),加入无线网以后就能WOL启动电脑,于是我现在可以在床上就开电脑,也可以回家以后先进厕所,然后快起来的时候把电脑打开-_________-

既然正式启用Home Server,小笔电硬盘自然不够用了。鉴于WD新品各种不靠谱,买了日立酷冰2T,连运费不到550块,很安静很平稳。功耗方面,本来BT机是40W,插了千兆网卡以后大约43W,加一块硬盘是50W,可以接受。

昨天说到的P183顶部风扇卡扣,细节呈现,问题解决

瞧,就是这样的。

结果还是换了以前锯掉加强筋用在T-RAD2上的一只B19塞了进去,T-RAD2用工包SFF21E(28元)装好,重新用主板调速到9XX转。一个新风扇都没买,全部解决,机箱上四只全是NMB神扇B19。
另外发现昨天插头没插紧,两个前置风扇都没转,居然还有一个直接的风道从前到后——明显感觉到前面板在往里面吸风,所以也没发现风扇没转。今天全部弄好了,噪音比昨天大了一些,总体依然不错。

P183正式上位

首先——先谢郭嘉!
感谢郭嘉,感谢领导,感谢CCAV,感谢老鼠,感谢#¥%@&。

其次,我要吐槽两个人。
第一个是某上海市著名Antec代理商,真是一个黑心奸商。
第二个是某中国IT媒体界最后的良心,真是没有一点良心。

周四托熟人去问了P183的价格,答1150。我了个去,我淘宝买了。
于是淘宝999入手。这150块我干啥不好。本来预计周六到的,结果圆通周五就给我送到了,你当你是顺丰啊?

今天便装机了,老鼠前来围观。

开机以后,我以前对P183的概念先给颠覆了一下。整个表面除了屁股和底部两面以外,左右和正面都有一片钢板(保护膜贴着),整个顶面和剩余的部分都是——磨砂塑料。

嘿,真是塑料安钛克啊!

 

话说回来嘛,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顺便说下,这次买的P183不是V3。某上海奸商那里卖高价的P183是V3的。
那么V3和之前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呢?我本来以为有以下几点改动:
1.CPU背面开孔
2.增加SSD安装孔位
3.前置ESATA换成USB3.0。
看起来好像很符合潮流,其实三个改动都是扯淡。
1.我不喜欢
2.现在的P183在SPEC上写的驱动器安装是这样的了:
– 4 x external 5.25″; 1 x 3.5″
– 6 x internal 3.5″ for HDD
– 2 x internal 2.5″ for SSD
看起来很牛逼吧,SSD算上可以装8个硬盘。但实际上,两个SSD和两个HDD仓位是共用的,只是在那两个HDD仓位上多打了四个孔可以装SSD。喂这个不带的,那K58还4×HDD+4×SSD呢……
3.那个USB 3.0就是一根延长线插到菊花里,你好歹给个有技术含量点的前置排线插头吧……现在很多主板都带前置排线的软驱位USB 3.0前置,所以有没有USB 3.0前置不算很紧要的(尤其是这种二逼前置);倒是ESATA,作为即将被淘汰的技术,如果以后主板上真的没了,那我还可以通过机箱拉出来一个的话该多好。

所以我是不要V3的,999能买到老版我最开心了。
结果拆开一看,上面提的三点,1和2都包括了,就前置依然是ESATA。说明这中间有个V2版,V3只改了USB 3.0而已。那无所谓,我就是不要这个USB 3.0。

很喜欢的一个小细节,前面板接地。

刚装上没多少东西,大致收拾了下。

要不是老鼠提醒,我根本想不到光驱是从外面插的……你环保是好事,你降低成本咱也就忍了,但是你机箱不提供说明书,难道还要人在装机箱的时候开电脑查吗?感谢您购买脱裤子放屁牌网卡,请访问www.damnyou.com获取驱动程序。

背部和顶部12cm风扇是固定连在这个调速器上的,只能连调速器一起卸了。其实我本来想凑合用用算了,但是实在找不到电源线来拖两个大4pin,你不能学学联力先出来一个小3pin风扇接头再转成大4pin吗?

换顶部风扇遇到了麻烦,顶部风扇只有靠前两个孔位是螺丝,靠后两个地方没有螺丝而是靠一对ユ字型金属片托住两个风扇脚。当我把珍藏的SFF21E塞去两个ユ字里的时候,发现SFF21E用料太好了,边框比Antec原配厚那么0.5mm,塞不进……
神扇1:NMB B19,边框上下连接,直接枪毙。
神扇2:SFF21C,这就是SFF21E他哥。
。。。。。。
你要我去买猫头鹰吗?
先这么搁着吧……一张鼠标垫铺上面。

背板开孔也是有用的不是?一根扎带穿过绑线。

某良心说,P183是背板走线最好的机箱,什么都不用动都可以走得很好,但是我为啥还用了这么多卡子来辅助?因为不辅助根本不能固定。

结果问题来了,侧板盖上以后感觉微凸,仔细观察发现是Antec原厂绑带和我的塑料卡子,两样都顶着侧板,必须全卸了。
咦,某良心不是说什么都不用搞么?他不是也用原厂绑带的么?
仔细研读良心评测,发现良心大概根本没在走线完成后上过侧板……而且丫只是装了个主板,压根没正儿八经把一台电脑全部装进去,线远远没有我多。

结果变成这样,胶带大致弄一下,侧板能盖上便好。

正面图,我东西很多的,一个ODD一个调速器三个HDD一个SSD,弄成这样我觉得可以了。

屁股的风扇调速器拆掉以后我是这么处理的……

线插好,开机,一次成功,除了某个风扇没法在调速器上显示转速……下次装顶置风扇的时候再看是怎么回事。
另外,传闻的P183前置HD AUDIO有杂音一事,本人确认为谣言。现在平时是A2ZS同轴的数字输出,一旦插了前置耳机,立刻自动切掉数字音频转到集成声卡Front Panel的耳机输出,完全不用手动操作的,真方便,要知道这是两块不同的声卡啊!光冲这点,这机箱换得也很及时。

其实我以前还不是很喜欢P183,觉得正面右侧那些菱形进气孔不好看,不过当我发现从其中一个进气孔可以直接摸到电源开关以后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总体来说,P183很棒,就是如果能装轮子就完美了,等回头去订一个拖架,真不习惯没轮子拖的机箱了。

P183入手

昨天买的,从安徽发出,本来预计明天到,结果今天已经送到了……幸亏在家休病假,不然拿不到了

预计周一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