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网络

优酷的付费观看电影模式,倒是挺不错的

周末宁夏台在放武林外传,看兴起了就想看剧场版,去优酷一搜有付费观看版,5元,立马付钱。

优酷的付费电影是一次5元,2天免费不限次数观看。我先看了个超高清版,画质接近720P,但是看一半卡住看不下去了,没用IE也没装优酷的加速器(只对IE有效),后来装了加速器看普通清晰版(大致相当于DVD画质)到结束。

这是超高清版拉伸到1920的截图,实际动起来的画面足够清楚。

我觉得这是挺不错的商业模式,5块价格足够低廉,省去了我约女孩子支付两张电影票买爆米花跑电影院的成本,别说5元50元,那样100元都打不住。对于这种电影来说也无所谓什么AC3 DTS,你有足够的清晰度给我看便好。
虽然这5元的定价可能是为了吸引本来的盗版观众,但对于我这样想看但又不想跑电影院的观众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观看途径,毕竟国产片想等到BD-RIP不容易。

王道的Chrome——再见,8年的Maxthon

  今天有个朋友MSN上找我,问我FF看视频会变成两截是怎么回事,我说我不用FF的,但我还是知道一些FF的参数,比如-p启动新建用户档等等。结果她拿去加-p参数启动也没用,我说是不是太老了,她说我回头重装一下。我说其实我用Chrome的,你可以试试,FF有的插件基本都有。

  其实Chrome对于我来说只是二奶而已。之前我一直用IE——其实是IE的马甲马桶。至少从03年左右的MyIE时代我就开始用马桶,那时候的马桶有很多亮点功能,比如快速切换代理(校园网必备)、拖拽链接、Tab式浏览等等。结果8年过去了,我用到现在还是马桶1,不是我恋旧,实在是不得已。
  具体原因我在这里说过一些,除了很明显的兼容性优势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对日文以及中日混搭页面的完美支持。

  当然,IE本体功能太差,就只能套马甲。马甲套习惯了马桶1,也曾经换过马桶2,实在是连马桶1都不如,所以现在我还是马桶1。当然,马桶1作为官方都不怎么支持的老软件,也是一堆缺点:

  不带页面放大缩小,我忍了;
  和NT6兼容性不好不能作为默认浏览器,甚至打开以后就不能点击很多程序里的链接,我忍了;
  渲染引擎老,我忍了;
  常常假死,偶尔崩溃,我忍了;
  OS升级了自带IE以后(比如Vista升IE8、7升IE9,XP升IE7我记得也是一样)频繁崩溃,我忍了(当然是忍住不装新IE);
  常常把页面加载项不加通知地拦截,我也忍了。
  ……

  喂,我总不能用一辈子马桶1吧!
  这是我今天的觉悟。

  Chrome是我的第二浏览器,当然也是套马甲的,马甲就是ChromePlus。
  别人开始用FF的时候我还在用IE,当我想用IE以外浏览器的时候Chrome出来了,结果我Chrome一直比FF用得多,直接跳过了FF这个东西。其实不管是10年前还是现在,我都用过一阵Opera,但是页面兼容性太不给力了。

  FF和Chrome的最大毛病,也就是前面说的日文字体支持而已。可是我今天觉悟以后,即便日文字体不好看,我也准备硬上Chrome了。
  结果今天胡乱Google一下,居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是Chrome默认的字体设置。

  但是只要把Serif和Sans-Serif字体全部改成Arial,字号不变依然是16,立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日文可以自动调用MS UI Gothic,连中日混搭的页面也是中文宋体日文MS UI Gothic,妥妥的。

  Win7下找不到Arial的,请uncheck这个复选框。

  我在FF上试过了同样的招数,可惜完全无效。
  于是,Chrome变成了王道,唯一的王道。

  八年了,马桶1你可以休息了,今天我把系统浏览器改成了Chrome(Plus),可能不会再改回来了吧。

腾达W150M的后续

我当时买这玩意一是改善厕所信号,二是想搏下RP看看是不是和Milestone兼容。
本来一直在用华为HG520S这个无线路由猫,可是Milestone连上去以后经常过一阵就掉线,但是无线连接依然妥妥地连在那里,网却确实上不去了——这时候只有断开无线再连,一连上就又好了。本来我没往什么兼容性方面想,以为这是Milestone这手机设计得傻逼,因为某来福士戴尔的Touch和我的笔记本都没问题。结果某天在某茶吧里连了好久的贝尔金,Milestone压根没掉过线,想想是不是重买个新的无线路由看看了。
W150M用了两周,没开802.11n,都是B/G兼容模式在跑,Milestone无线一直开,随开随连,从不掉线,太赞了。

国货还真是信不过的东西。
上次就说了,HG520S会自己变加密方式,明明设定的是AES或者TKIP,它重启一下就自己改成TKIP或AES,笔记本、手机去连它没啥,因为它们都会自己试过每个加密协议;我拿W150M去放大HG520S的信号就惨了,必须指定加密方式,导致经常一回家发现W150M找不到WAN了,就是因为加密协议不符,必须重新去设定一下HG520S……现在我干脆HG520S不加密,改SSID,改完不广播,设MAC地址过滤,让W150M以不加密的方式去连接HG520S的信号,回头再在W150M这里开加密,真累。
老家里一台中兴的无线路由猫更扯淡,连上Milestone以后过阵会再也无法连接,必须把猫重启。

我给个建议,大家买网络设备首选网件这种有自主技术能力的美国货,其次是贝尔金、XX-LINK这种美国通路商和台湾自主技术能力产品,最后再考虑国货吧。

腾达W150M

从设计上来说,这是个很有趣的小东西,一机多用(AP,桥接,无线路由等),体积仅比一台智能手机稍大,便于携带——引用淘宝的图,就是这样了。

T2FodjXi4XXXXXXXXX_!!191001243

 

昨天到货,死活设置都连不上,以我多年的折腾经验,我觉得是机器到手坏。今天上班先打官方客服热线,连按N次等待好不容易打通,没讲超过10分钟话不投机客服小姐就把我晾一边死活不回话了,这啥山寨厂作风……联系卖家,卖家让我找一个人教我设置,晚上回家就继续折腾……
 
喂,好像折腾好了?真是设置问题?
太丢人了,我好歹是个IT界从业人员……
 
其实跟我本来那个华为HG520S也有点联系,这东西就有点RP,比如选了加密是WPA-PSK AES,实际上却是WPA-PSK TKIP——我不相信腾达这个东西扫描出来的结果,死活选AES,自然连不上了。为什么我会怀疑这点?因为我昨天换过加密方式,从WPA2换到WPA,笔记本上面保存的WLAN设置不相符了,于是我就去重新设定为WPA-AES,死活连不上,删了无线设置再输密码就可以了。其实,笔记本是会try过每个加密协议的,对吧?在W150M连不到HG520S的时候,我把HG520S的加密去掉就可以连上了,然后再加到密码,WPA-PSK AES无误,于是现在用起来了。Milestone和Touch都设到默认连接此AP,厕所信号已经好多了,看起来信号强度也没传说的那么不堪。

一号店你当老子是肉鸡呢

尊敬的顾客,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1号店的支持与关注,为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1号店委托讯点网在所有顾客中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参加我们的这次市场调查。 本次调查由1号店授权讯点网进行操作,调查内容包括顾客基本属性、购物习惯、媒体接触情况等。参与本次调查的顾客在10月25日之前,登录1号店官网活动页面下载安装ComTracker软件,并完成自动弹出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二次弹出,首次安装ComTracker后10分钟内会自动跳出第一次问卷内容,第二次问卷会在15天后弹出。完成调查问卷的有效顾客将在11月5日之后得到由讯点网发放的1号店45元现金券。卸载掉ComTracker软件的顾客将不会收到第二次弹出的问卷,将不会视为一个合格样本,不是合格样本的顾客将得不到现金券。

 

没事,我开虚拟机,憋屈死你

网易的傻逼,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

大公司傻逼系列推出第三集。
 
之所以说联通傻逼,是因为联通虽然站在弱者的位置却握着优秀的WCDMA资源,明明有希望向强者发起冲击,却把这个资源彻底用烂。
现在我说网易傻逼,是因为网易站在国内电子邮箱最强者的位置,握着最优秀的客户资源和技术力量,却也能把这些资源用烂。
 
我不记得我的主号什么时候在网易注册的了,最迟02年左右吧,应该算是网易的老用户了吧。
我现在决定,网易的邮箱我不用了。所有邮箱全部设置自动转发到QQ邮箱,然后把各个地方的注册邮箱一一改掉,就像换手机号码一样麻烦。
 
让我作出如此决定是网易邮箱里的一个新功能,订阅邮件。
我是习惯用本地邮件客户端的,结果某天发现我的银行账单、京东通知邮件什么的全部给网易归到了这个订阅邮件下面,POP3也好,IMAP也好,根本收不下来。除非我定期登陆一次web界面的网易邮箱,把它们全部扔回收件箱——遍寻设置项目,不能取消该功能;发送求助,无回音。
既然是订阅邮件,就意味着哪怕要删,我也不反对看一下再删,现在你都不给我看,算什么意思?
 
想当年我因为两个硬盘同时坏掉,在网易邮箱的垃圾邮件箱里找到了一封还算没过期的面试通知邮件,如果当时我没有看到这封邮件的话,我的人生轨迹将彻底改变,就这样我也仅仅当成一个偶然事件,没有对网易有什么意见,这次我彻底怒了。增强web界面的功能是好事,但是以牺牲客户端用户为代价的话,我只有掀桌一条路可以走,我完全无法理解做这个界面新功能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想法。
 
再见,网易邮箱。

Evernote, Onenote……现在是Google Notebook

最近公司的IT把Evernote成功地封掉了,于是对于我来说,Evernote失去了相对于别家各种笔记/同步软件的优势,我就得找替代品了。

从这点上来说,IT干得很漂亮,我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拿来同步笔记的软件了。Evernote其实可以继续用,因为我至少可以拿来同步手机和家里电脑的笔记。问题是,Evernote手机版有个很讨厌的属性:它是纯在线的application。
什么意思?相对于PC版,Evernote的手机版(这里我只针对Android客户端来说)没有本地缓存。每次你都必须登陆网络去查找你的笔记,而当某次我在开发票的地方发现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我斯巴达了。

其实就本地的笔记软件来说,我更喜欢Onenote, 页面配置比Evernote舒服很多,所以我一直Onenote和Evernote都开,Onenote记录正常的东西,Evernote里写一些需要同步查看的小条目。
在Office 2010这个新版里,Onenote加上了网络同步的功能,应该说是向Evernote这样的软件挑战——而再加上LIVE和Skydrive的平台,看上去应该比Evernote更具优势。
结果,我彻底败给了微软。
在我自己的电脑上,我可以把Onenote和Skydrive同步,但是这个同步极其缓慢,还很容易失败。
在公司电脑上,即便摆脱了IT的束缚,我依然没找到打开那个存在Skydrive上的Onenote笔记本的方法。它告诉我我的公司预装正版Onenote需要Online。
微软啊,你在这方面有太长的路要走了。
我觉得吧,这东西还是只能当本地笔记本使用,不管是2007还是2010。如果一定要用Onenote去同步,我觉得开一个Dropbox/金山快盘啥的,然后把Onenote的文档放在那里同步比较靠谱。

至于同步的需求,我发现了Google Notebook。它也是纯在线的application,所以相比Evernote并不具备劣势。虽然不管是Android还是PC,Google Notebook都没有本地客户端,但现在我在PC用ChromePlus,打开“关闭浏览器时隐藏到系统托盘”这个选项,拿Chrome当一个客户端使用,只要我一直在网络上,这和一个本地application没什么区别;我同样可以在手机端开着浏览器访问m.google.com去查看Google Notebook,这甚至比开Evernote的客户端速度更快。我不需要上传声音或者图片,我只需要简单的记事,于是我一下子就放弃了Evernote。
唯一的缺点是,手机访问网页版Google Notebook的时候,无法对已有笔记进行修改,格式的查阅和添加也有限制,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让我按照个人对它们的需求评分的话,我给出这样一张表格:

  Evernote Onenote Google Notebook
本地记录功能 A S
网络记录功能 B B S
网络同步功能 A S
移动终端访问 B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