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器要是组了 AMD 的就叫挤,要是组了 intel 的就叫牙膏好了。”我说。
于是我的新机器就叫牙膏了。
真给起个大名叫牙膏未免也太过搞笑了,给变个形吧?
牙膏的英文叫 toothpaste,这样也不太好。
日文叫歯磨き粉,也常常直接写成ハミガキ。于是我把「ハミガキ」平假名化,变成「はみがき」,一眼看上去还有点像新干线「のぞみ」「ひかり」的姐妹车……
就这样吧,我知道平假名的はみがき是刷牙啦!
继续阅读
“新机器要是组了 AMD 的就叫挤,要是组了 intel 的就叫牙膏好了。”我说。
于是我的新机器就叫牙膏了。
真给起个大名叫牙膏未免也太过搞笑了,给变个形吧?
牙膏的英文叫 toothpaste,这样也不太好。
日文叫歯磨き粉,也常常直接写成ハミガキ。于是我把「ハミガキ」平假名化,变成「はみがき」,一眼看上去还有点像新干线「のぞみ」「ひかり」的姐妹车……
就这样吧,我知道平假名的はみがき是刷牙啦!
继续阅读
本来我要组新机,除了芯片组想等以外,最想等的就是机箱了。春节前说过迎广 301c 即将上市,现在日亚美亚根本就是现货可买了,国内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我还写信去问了迎广,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嗯,说不定人家因为我写的是中国大陆不是中国而玻璃心发作了呢。
那我只能自己动手改造市售的标准版 301 了。
继续阅读
我其实从来没有超过内存。
DDR2 的全民超频时代,CPU 外频和内存频率是绑死的,一旦比例失调就会二启,然而秉承小超怡情思想的我从来没有把内存频率拉到过内存标称的频率以上,一直在内存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操作,所以我觉得这不能叫超频。DDR3 时代我买了要手动调频率的 HyperX,但是也只是调整到所规定的参数之上而已;这破烂金士顿也是一点都不能超,默认 1333 CL9,一开始我无脑调到了 1600 CL9 就各种不稳定,非得放到标称的 1600 CL10 才正常工作,我也是服气的。
听说 DDR4 多少都能超点?
于是我买了 Z370。
不超怎么对得起主板!
这时候我都分不清到底哪个是起因了。
继续阅读
我好像买了一块了不得的主板。
M-ATX 没人权,所有 M-ATX 的 Z370 一共就四块(国外上市国内没有的不算),每家一块,我最后选的这个是销量最低的。
便宜的华擎买的人最多那是自不待言,贵得离谱的华硕 ROG 能卖那么多我是服气的,这大概就是信仰吧,但是技嘉……不管是 AMD 还是 intel 平台都频频翻车,拒保搞得在 CHH 都成屏蔽词了,也能卖出这么多那大概还是信仰吧。说起来技嘉还是零售主板市场里唯一能在销量上跟华硕打一打的,我还以为早就换微星或者华擎了呢。
其实我本来想等 H370、B360 那票主板出来的,反正 CPU 也是 i7-8700 不带 K,就算拿 8600K 或者 8700K 超频一般也就超个 10% 多平均,一点没有当年 Core 2 Duo 时代一下子超百分之几十那种快感,还抵不上主板的溢价。后来某一天仔细看看主板说明书,啥,H/B 系列芯片组不光不能超 CPU,内存也不能超?
我还是老老实实 Z370 吧。
继续阅读
主要配件就差主板和机箱了,于是准备提前开工,不等 Z390 了。
主板已经在路上,时隔多年后又用回 MSI 家的产品,因为没得选。
迎广 301C 还不知道什么情况,我已经去问官方了,大不了拿 301 改出一个 RGB 前灯来,倒不是真图什么流光溢彩,至少想关的时候能关掉吧。
对 Switch 的 Pro 手柄,我有着非常不好的回忆。去年 11 月月底我去福冈看桑田佳祐演唱会,顺道买了 Switch 和塞尔达,也本着“先买了再说”的思想买了 Pro 手柄,当时没拆直接带回国了。在买了 Pro 手柄还没用的时间里,有太太的朋友一直打预防针说 Pro 手柄很不耐草,摇杆要涂润滑剂否则掉粉而且会落到手柄内部搞坏手柄,并举例说同事的都因为这个毛病玩坏两个手柄了。当时我就觉得很不喜欢这种需要我供起来用的手柄,于是回来以后原样没动出掉了,结果遇到黑子说东西是二手的,我又苦于手柄没有封条无法自证清白,想想拿回来也是看着糟心,就开了个“任天堂傻逼”的二手区第一高楼送掉了,四百块钱打水漂。
塞尔达的新手村并不好玩,我一直断断续续玩到中文版出了以后才沉迷,然后发现原配的 Joy-Con 还真是不行,一般用用尚可接受,激烈操控起来特别容易误按 L3,然后林克就蹲地上等人揍了。所以当我在 CNBETA 上看到这个八位堂新品无线接收器的新闻时,当即下单买了一个,89 元。
因为年前需要花钱,所以我又买了显示器。
光是使用 2407WFP-HC 就已经九年之多,算上之前的 AOC 22 寸一起,我使用 16:10 的显示器已经接近十二年了,但我内心深处对继续坚持 16:10 还是有一点动摇:从价钱上来说,16:10 的 U2415 比 16:9 的 U2417H 贵出大概 30%,明显是显示面积小个 10% 的 U2417H 更加合算一点;从使用便利性上来说,U2415 的 USB 3.0 口在背面,U2417H 在侧面更方便一点(虽然我侧面有音箱挡着,倒也是插不到);从日常用途上来说,U2415 不能再像 2407-HC 那样让我玩游戏机,所以游戏机还是要接到旁边的 U2417H 上面去,正面的音箱用起来就不合适……
最后还是刚刚也在公司购入一台 U2415 用来办公的太太说了一句:16:10 呗,面积大了多爽,接游戏机你已经有一台了。
得,那就这样吧。
继续阅读
在我上次写过关于 AOMEI PE builder 和 AOMEI Backupper 的记事之后,傲梅科技有人发邮件给我,说 Backupper 有一个选项“Fit all partitions to entire disk”可以在盘盘对拷的时候自动把分区大小重新分配到整个硬盘。
我又重复了一下盘盘对拷的流程并仔细看了一下中间的各种选项,发现相关的设置是隐藏在一行字的按钮后面的:
而我第一次操作的时候大概是因为鼠标没有移动到这行字上,所以这行字看着就像是下面两个复选框的说明文字。于是我给傲梅的人回了邮件提出我的几个意见:
1. 是否可以考虑将这行文字做得更像一个可点击的按钮以避免用户误认为仅仅是说明文字?
2. 是否可以考虑像 Symantec Ghost 一样强制令 Edit partitions on the destination disk 界面在盘盘对拷过程中弹出以免用户错过?
3. 是否可以考虑像 Symantec Ghost 一样将 “Fit all partitions to entire disk” 作为默认盘盘对拷设置?我个人认为大多数用户会希望是这样的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