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us 5 七日谈

换机一周。首周应该说是跟一部新手机的磨合期,一周内发现自己忍不了换回老手机的事情我也不是没干过,现在经过一周的磨合,我应该是不会倒回去了。

1. 待机应该是相当不错吧,经过几个充放周期之后,现在在 WIFI 下过夜基本每 3 小时 1% 的程度,白天 WIFI 待机 2-3 小时 1%,原地 3G 待机 45分钟乃至至 1 小时以上 1%。

2. 默认自动亮度瞎狗眼,偏偏 Android 原生系统唯一的硬伤就是不支持 offset 模式的自动亮度,简而言之就是在设定成自动时还可以调亮度,所以平时经常疲于切换亮度。有一个叫 Lux Auto Brightness 的软件可以帮着改自动亮度,不过 Nexus 5 的插件还没出,等出了以后装个盗版试试,好用再买。

3. 今天在麦当劳里信号很好,开了合适的亮度 3G 上网,大约 3-4 分钟 1%。家里开 WIFI 上网大约能稳定在 4 分钟 1% 的样子。早上在床上看动画片,平均约 7 分钟 1%。当然这只是某个电池百分比段落内的数据,不能代表乘以 100 便是续航时间。

4. 外放音量比前代和前前代好了不知道多少,不会出现在室外听不到的情况了,但是奇怪的是诸如虚拟键反馈音这样的系统音效音量很小,怀疑是系统 bug,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修正。

5. 从 4.0 开始有蓝色信号图标指示 internet 是否连通,而连通的时候有很小的箭头在图标里显示数据的上行下行,这个特性在 4.4 里被砍了,只有通过双指下拉任务栏打开快捷面板看 WIFI 和移动信号图标是白色(通)还是橙色(不通)以及旁边的小箭头来判断网络流量。你做在任务栏图标里不好吗傻逼 Google!

6. 拍照不错,虽然不能跟棒子星和水果的旗舰机比,但是比前两代已经飞跃了。来两张样张。
IMG_20131118_130826

IMG_20131123_163953
后一张室内表现出了惊人的测光和白平衡的精确度,但快门时间过长导致轻微抖糊。另外这摄像头的一大缺点是对焦慢,尤其是按下快门后还需要 1-2 秒重新对焦,两年前主打对焦和拍摄速度的前前代如同过眼云烟。

7. 今天出门去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居然指南针方向完全颠倒,害得我走错路。下了一个指南针软件纠正了一下便好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难道是无线充电?再观察几天。

七日谈就凑够七条好了。拿以前的换机模板来套一下:
性能:+1
屏幕:+1
照相:+1
外放:+0 (优缺点相抵?)
续航:+1

虽然看起来比以前模板里的 HTC One 和 Galaxy S4 低,但是虚拟键之类合波长的项目可没算进去。两台机器加一起等于一台行货 iPhone 5s 的价钱,值了。

再次摆脱线缆束缚,Qi 无线充电

甩开线缆的束缚能够增加不少用户体验,这点在我从普通 SD 卡换用 Eye-Fi 的时候感受得特别明显。这下有了 Nexus 5 支持 Qi 标准的无线充电,我又准备好丢掉一条线缆了。

怎么说呢,虽然 Qi 的标准是统一的,但是诺基亚和松下的跟国产比起来还是显得略贵——不是 20 元和 10 元的差别,200 元乃至 300 元到 100 元的差距实在是显得大了一点。而且诺基亚和松下的充电器都不能直插 microUSB,使用起来显得略微不便,所以我这次把目光投向了国产产品。

本来先行给某人买了美创的 MWT03,128块,反应说不错,结果光棍节打折到 98,等我再想买又 128 了,顿时我觉得如果还是 128 买下的话一定会有一只乌鸦停在枝头对我大叫“傻多速”“傻多速”的,于是换牌子,找到了另一个我还算看得过去的国产品牌耐尔金,我的 Nexus 5 贴膜就是买的这牌子的。

耐尔金魔碟无线充电器,直插 microUSB,没有附送电源但是有一条 microUSB 线。

充电时周围一圈都会发蓝光,似乎比只有一个电源指示灯的美创要容易看一些。
qi

据说这条蓝色光带在手机充满时会变成绿光,但是我这里不会,不过观察手机本体会在充满后停止,电量落到 99% 以后又继续充起来,所以想必和开关电源一样没有危害。
发热不高,手机电池的温度也就在 30 度左右,速度么从 0 开始充的话应该在三小时以内,算是不错了,1A 开关电源直接线充的话大约在两小时左右,据说是高通那个什么快速充电技术的功劳。
电源换成普通的 5V 直流电源输出也可以用哦,并不需要支持如今手机通用的 USB 充电规范才能使用。

总之,有了无线充电器以后手机摆上去就可以充电了,中间要反复拿来使用的时候就避免了来回拔插的过程更显方便,而充电速度也完全可以接受,好想再买一个丢公司里啊。

如何将以前的 Android 手机短信导入 4.4 KitKat / Nexus 5

也是今天换手机才发现,不管钛备份还是 QQ 同步助手,都没法正确导入从以前机器上备份下来的短信。整个导入过程看起来非常顺利,但是跑去环聊里才发现什么都没有。

翻了一下英文 Google 才找到答案,这是因为现在只有选定的短信软件才可以读写系统短信,以前那些备份工具需要更新才可以支持这个机制。SMS Backup & Restore 已经更新可以支持在 Android 4.4 上设置自己为默认短信程序,然后就可以正确导入短信。

Screenshot_2013-11-17-21-16-26

当然,导入完成以后需要把默认短信程序改回来。
Screenshot_2013-11-17-21-19-13

Screenshot_2013-11-17-21-19-43

让我们摸摸 Nexus (5)

和上台手机一样,拜托了东京的友人,不过不是同一人。周三 EMS 从东京寄出,周五收到,很幸运没有被郭嘉睡。

白色和黑色的包装盒有微妙的不同,白色通过侧视图显示了背板的颜色。当然,两者的正面听筒颜色也不一样……而且白色的侧边是光滑的,而黑色侧边则和背板一样亚光处理。
DSC00291

三段式包装盒。
N5-001

不仅是奇巧,而且是来自日本的奇巧。
N5-002

SIM 卡卡针嵌在一张说明里。依然是和 Nexus 4 一样尖细,不通用于 iPhone 的 Micro SIM 卡槽退槽针。
N5-003

我们不用写轮眼去数毛,光看默认自动亮度和色彩。我真是又相信了人的适应能力无限,之前我每次看看自己手机都觉得这屏其实还不错,但是只要一对比就会发现它真的是一陀屎。Super AMOLED sucks。
N5-004

很快就要告别右边那昏暗偏色的 AMOLED 了。
N5-005

现在我在把数据导入新手机里。USB 3.0 接口,即便接在 2.0 的主板上也有大文件 30MB/S 的读写速度。很棒。

让我们来买买 Nexus

干脆全程直播吧 233

昨天下单时用了新办的招行全币种 VISA,无法通过验证,导致一个订单一直是未确认状态。嘛,见怪不怪了,虽然招行的卡在 HMV、Amazon 那里一直可用,但是遇到某些不随意的商户就是不行。比方说我去年抽 Mr.Children 的 LIVE 门票,招行 JCB 和中行 JCB 先后败下阵来,最后一张上海银行的 MasterCard 奇迹般的通过验证;后来又买 S.S.Lazio 官方 Online Store 的商品,也是最后用了上海银行信用卡才解决问题。所以我想回家换卡用呗,实在不行还有大杀器上海银行呢。
结果到家以后直接换用中行 JCB,立刻收到短信扣款 79,769 日元——不要问我为什么是这个奇怪的数字,我也不知道,两部手机的价格应该是 79,600 日元。其实这价格差根本无所谓,汇率波动一下都比这大。

过了一晚上到今天上午一直是订单未确认状态,心虚了,毕竟钱已经交掉了,难道要等预计发货日期的 11 月 8 日才会确认?于是给 Google 的问询处留言了,我说我信用卡也换了钱也扣了为什么还是未确认请问最新的状态是什么。结果等到 11 点多,手机收到一封新邮件,我打开一看喷了,已发货。

这也太效率了吧?

Google Play 的订单列表里依然写着不承认。
001

但是点进去却已经发货了,距离下单还不足 24 小时。
002

联想到论坛上有人说预期发货日是 2-3 周后,结果隔一个周末就发货;咱这日版也是预期 8 日发货,结果今天 6 日就急吼吼地送出了。再联想到某友人一个月前就付钱订了 Surface Pro 2,微软通知发货以后却几天都没收到,一查东西被压在顺丰仓库说微软要求统一 8 日送出不禁对微软破口大骂的事件,想想还是 Google 厚道。

几个小时后,Google Play 的客服回信了,秉承日本人的特点,贴心的服务态度伺候得你每个毛孔都舒服。
003

晚上可以在大和运输查到单号了。之前论坛上有人说过日本其实已经没货了现在都是新加坡发货的,结果轮到我点进去一看,好家伙,港行吗……
004

没啥好说的,等到货喽。

让我们来谈谈 Nexus

order
今天下单买了两台 Nexus 5,一黑一白情侣机。虽然因为换了三张信用卡终于才用中行 JCB 扣款成功而暂未得到 Google 确认订单,也还没拿到东西更未试用满意从而确定换机,但是这一单应该下下去没悬念,就算信用卡支付失败大概也会找别人买的……那么,我们顺便来谈谈 Nexus。

1. 谁 TMD 说我不是旗舰机!

最近有一种说法很流行:Nexus 是 Google 提供给开发者作为标杆的标准配置,不是高端也不是低端。
我能骂人吗?
问答无用。哪个傻逼在这里胡说八道呢?

第一台 Nexus 机 Nexus One,发布日期是 2010 年 1 月,3 月开始出货。硬件立足于 ODM 商 HTC 的旗舰机 Desire ——后者同年 2 月发布,5 月开始出货。
nexus_one

同年 5 月,我跑步进入 Android 的世界。当时的预算是三千块,刚好能买元祖砍手机 Milestone,还不足以买到同期更强大的 Desire 和 Nexus One。自从摩托不给升级而开始砍手后,我的关注点自然转向年底发布的新一代 Nexus 机 Nexus S——

nexus-s-main-rm-eng

Nexus S 发布于 2010 年 12 月,4 寸 800×480 的 Super AMOLED 加 三星蜂鸟 CPU 配 512MB RAM,硬件几乎完全基于三星同年 6 月发布的旗舰机 Galaxy S。然后有傻逼为了贯彻自己 “Nexus 只是中端机” 的观点,说 Nexus S 发布时双核机已经满地爬,但是第一台双核智能机 LG Optimus 2X 也是 2010 年 12 月发布,1 月才上市,难道是在脑子里补出的洞内满地爬吗?

手机性能在 Android 的成长期可不像今天增长得这么温和,想当年手握砍手牌墓碑 1 特别羡慕能直升 2.3 并且性能强大的 Nexus S,想买但是不允许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换两台这么贵的手机——在 2011 年元旦期间,Nexus S 的淘宝售价大约是 4200 元左右,而美版原价在 529 刀左右,完全是旗舰机的售价。

接下来就是世界第二台 720P 分辨率手机 Galaxy Nexus 了。如果说第一台 720P 手机 Galaxy Note(来源请求)还只是跨界手机,那么 Galaxy Nexus 是第一台做到普通手机尺寸的 720P 手机,其屏幕分辨率大大高于三星同期旗舰 Galaxy S II,再加上 NFC 后甚至可以说是三星次年旗舰 Galaxy S 3的雏形。可笑的是,Nexus 属于中端手机的言论正是从这代开始,大约是看不得 Google 旗舰配备了一颗实际性能弱于猎户座的 TI CPU 吧。
20120618T035709

Galaxy Nexus 的起始售价依然超过 500 美元,而在次年 4 月直接在 Google Play 上出售的时候降价为 399 美元。得益于日版的泛滥,我们实际上可以在 4 月之前以低于 399 美元的价格购入这部机器。

接下来就是令人哭笑不得的 Nexus 4 了。虽然配置依然是旗舰机的配置,但是公主身屌丝命,299/349 美元的售价真的成了中端机了……虽然大概你用原价买不到。
06-40-12-24

发布没多久的 Nexus 5 大概就不用贴图了,我相信依然会有人厚脸皮去说骁龙 800 + 2GB RAM + 1080P 不属于旗舰配置的。

2. 为什么是 Nexus?
为这个问题,前两天还跟论坛上的果粉(咦,为什么是果粉?)吵了两句。Nexus 在我看来就是干净稳定并能得到及时升级的原版 Android 。别看这一句,实际上不管行货水货机,能做到的并不多,更不要说很多大厂机器都还会有重启睡死之类的毛病,连稳定都做不到。况且很幸运我的理念和 Google 原版都相吻合,比如有人喜欢实体/电容按键,我却偏偏喜欢 Nexus 的虚拟按键。
说 iOS 有它自己的风格很合理也很符合逻辑,但如果说 MIUI 乃至 Flyme 都可以算一种特色的话,那么原版 Android 成为一种让人喜爱的特色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在外观具有浓厚 HTC 风格的 Nexus One 之后,Nexus 的风格从 Nexus S 开始已经成形了:
和圆角矩形的 iPhone 不同的弧线轮廓黑灰色机身,其实也是适合握持的大屏幕手机必然的外观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两台三星机的侧弧线造型独具特色。
正面全黑,无厂商标识。至今为止除了山寨厂,只有 iPhone 和 Nexus 在正面没有厂商标识。
没有 SD 卡插槽,外存不分区(又是和 iPhone 一样)。

很简单啊,波长跟 Google 对得上就买 Nexus,多大事……

3. 18 个月升级期?

其实我说吧,除了 Nexus One 以外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2010 年 12 月发布的 Nexus S 无缘于 2012 年 11 月的 4.2 JellyBean。
2011 年 11 月发布的 Galaxy Nexus 无缘于 2013 年 11 月的 4.4 KitKat。
这两者在之前都接受着 OTA 进行小修小补,比如说 Galaxy Nexus 的最后一个 OTA 在 2013 年的 8 月释出,已经超过了 18 个月。
其实 2010 年年初的 Nexus One 也是无缘于 2011 年 11 月的 4.0 Ice Cream Sandwich。大体上说,Nexus 系列会无法收到两年后的下一个大版本系统升级,并不代表系统升级支持时间只有 18 个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Nexus 已经好过非常多的旗舰机,而且 Google 修 bug 的精神绝对值得敬佩——比如说我在升级 4.3 后破天荒地有过几次睡死,然后好像是又拿到了一个 OTA 就没再出现过了。
即便 Google 不支持了而你也不想换手机,放心,Nexus 绝对不会缺乏 CM 的支持。

今天先扯这么多,下次再说吧。

NEX系统的荣(ろ)光(く)

这篇本来是一个半月多以前写的,本来想等 16-80 ZA 处理掉再发,结果处理过程不顺,接下去工作也忙连卖东西的时间都没(搬家过后还没整理完,已经清理出 DDTS-100、数张板卡和 E3000 待卖),拖到今天连 α7 都发布了,先把这篇发掉吧……

———————— 以下正文 ————————-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我去年为什么选择升级 α 系统而不是换成 NEX 系统,怎么想也没得到答案。

我现在又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1. 在当时只有 NEX-5N 和 NEX-7 两个选择,前者操控太差,后者太贵;
2. 如果说换 NEX 系统是为了便携,那么 16mm 套头素质太差,18-55mm 套头体积又太大,没有显著优势;
3. NEX 系统转接 α 镜头需要加昂贵的转接环,同时也就更加丧失了体积优势

那么,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回头看看,几条 concern 都有了解释:
1. 新款中端机 NEX-6 在价格和操控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2. 新套头 16-50mm 的体积控制得非常不错,便携度大大提升的同时也保证了不错的素质;
3. 我的 α 镜头里最昂贵的一支也不想要了……

人生,就是不断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我曾经以为自己不会买单反,但还是不知怎的在 2009 年跳了坑,从此一入索家不能回头。
09 年 8 月 8 日去北京看超级杯,我居然带齐了三个镜头,还很淡定地在鸟巢里把近远两个套头换来换去。
10 年有几次日归旅行,换了 16-80mm ZA,似乎没觉得有什么压力。
11 年的时候背着个书包,里面装着一整套 α 系统、一个平板和换洗衣服,去华南兜了一圈也没觉得很麻烦,似乎助长了我的错觉。其实要知道,当时也并非每天都跑很多路,而最后几天也没拿出照相机来拍很多照片。
12 年去东京,每天走十公里,好多时候单反就懒得拿出来了,实在玩不动。
13 年去大阪,最后几天完全是强弩之末,甚至出门都不想带单反,拿着某人的 RX100 随便拍了也不错。
别说不带单反,把 16-80mm ZA 换成 50mm F1.8 出门,都觉得背包轻了好多。

于是我说,咱也就玩不动单反了。
况且 16-80mm ZA 这支最便宜的蔡司实在是难伺候,会生霉。
所以呢,灭门也就没有悬念了。

其实如果不是某人已经有了一台 RX100 ,叫我买 RX100 II 都可以,但是两口子拿俩 RX100 也太傻了不是……况且家里也需要一台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上定焦大光圈的大底机器啊,于是只能锁定 NEX-6 了,还可以转接那个三家里素质最好的 50mm F1.8 。

在灭掉了 α 系统的机身(不得不说天下傻逼太多,佳能的机器就有如 iPhone 一般保值,而索尼的机器就像猴机一样比对手差两个档次的还便宜)后,我还等着 NEX-6 在下行通道多走几步,正好有朋友的朋友出一台二手……

这其实是 NEX 系统里最先进的一台机器,将近似 NEX-7 的操控性能和标准热靴、WiFi 等索尼最新理念集于一身,即便面对刚刚新出的 NEX-5T 也毫不显落后的 NEX-6 。

↓ 蛋疼拿某人淘汰的佳能 550D 装上 50mm F1.8 插上三脚架,铺上几张白纸放上新机,相机拍相机。
IMG_2772

淘宝同一家店购入 38 元牛皮手袋和 73 元定制羊皮相机包,NEX-6 机身加 16-50mm 套头刚好放入,袋口一扎,整体体积大概相当于两个装在相机包里的 RX100,但依然属于可以随身携带的范围。至于所谓的放入口袋,即便是 RX100,我也不认为它可以真的随便放在口袋里。

能够带出门的相机才是好相机,否则也只是在家里吃灰的命运而已。
IMG_2774

新增加的 WiFi 功能可以让 iOS / Android 设备通过软件连接到相机复制照片,只要第一次输入密码配对成功以后就可以自动配对。相比于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手机选择 WiFi 接入点的无线 SD 卡,PlayMemories Mobile 软件可以自动断开已经连接的 WiFi 网络并连接到相机,用户所需要操作的只是开启手机应用软件而已,相当便捷。
Screenshot_2013-08-28-20-33-49

Screenshot_2013-08-28-20-34-16

但因为并非自动上传,通过 WiFi 上传到电脑的功能并非有如 Eye-Fi X2 卡那么好用。于是我插着 Eye-Fi 传电脑,用相机自带 WiFi 功能传手机,倒也各得其所。顺便说一下,Eye-Fi X2 系列卡一次只能选择一个配对的上传对象,如果需要把上传目标从电脑切换到手机,或者再切换回去都必须通过网络或者把卡插到电脑上重新设置。

要啥 RAW + JPG ?Photoshop 实现索尼半幅相机机内锐化效果

在用 α300 的中后期,我都是直接 RAW 拍摄的,技术太差方便后期,而且 RAW 转 JPG 的画质好过直接拍 JPG。虽然经研究发现 Lightroom 的 RAW 转 JPG 画质比较好,但是我一直玩不来 Lightroom(主要是打开 RAW 这一步导入过程很麻烦),所以主要操作方式还是用 IDC 调整参数以后转 TIFF 到 Photoshop 出图。

去年机身升级为 α57,试拍了几张以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 IDC 开 RAW 输出 JPG 的画质不如 JPG 直出了。口说无凭,甚至也不用我自己上图,有别人的图可佐证:
mobile01-45711b3cf0e7d73b10d8c78a112467c2

其实这个现象很好解释,就是“机内 PS ”。但这令我很纠结,RAW 的后期调整空间更大,但 JPG 的画质更好,纠结了一阵之后我便决定买一张 16G 的 SD 卡拍 RAW + JPG 了……

昨天想试试新的 Camera Raw,便把 Photoshop 升级到 CS6,结果发现 Adobe 对镜头畸变的支持实在不如索尼自家来得完美,比方说 16-80ZA 就不在 Camera Raw 的支持范围内,所以我放弃了使用 Camera Raw 解 RAW 的念头。但是在用 CS6 的时候却看到 Photoshop 一个自带的锐化滤镜,随便一点过去……

海阔天空。

附上一张 16-80ZA 拍摄的样片,焦外局部放大到 100% ,使用三种方法出图的结果。

α57 机身直出 JPG
JPG

α57 RAW 转 JPG (IDC)
RAW-JPG

α57 RAW 转 JPG 加 Photoshop 智能锐化
RAW-PS

可以看到 Photoshop 智能锐化的效果比机身自带还要好,我满足了。以后只要拍 RAW 就好了呀,要啥 RAW + JPG ?

另外,IDC 在出 TIFF 到 Photoshop 的时候,自带降噪也可以关闭而交给 Photoshop 的插件来做。附上一张轻微处理过的神户摩耶山夜景对比。

SONY SLT-A57
f/3.5
1/13
ISO-3200
-0.3 EV
DT SAL1680mm ZA

JPG 直出原片,仅 resize
KOBE-JPG

RAW 减 0.16 EV 并禁止降噪转 TIFF 进 Photoshop 处理,降噪、裁切、锐化,对了,还把错误的白平衡调过来了。话说这没有任何软件降噪真是不能看,软件降噪也不能太多,否则城市的夜景也没那么光鲜了。
KOBE-M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