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点评民族之光:九州风神虎鲨

逛GZ偶尔看到这个东西,非常给力。
虽然我个人不喜欢下吹式的散热,但是无论是对周边热源的散热也好,对机箱宽度的要求也好,下吹式依然有其优势和市场。比较著名的产品是先驱者Thermaitake大台风和现在的王者Noctua NH-C12P系列,利民也有AXP-140这样的产品。国产的下吹式散热,之前最著名的就是九州的黑虎鲸,6热管下吹,有普通和全铜两个版本,而另一家国产厂商山寨三却在这个领域毫无建树——除非你认为那些抄思民的铝挤鳍片无热管散热器算是建树的话。
 
这是普通版的黑虎鲸。
000874790
 
 
之前只注意了九州的新品侧吹,没见过这个四热管下吹式的虎鲨——连九州自己都不主推这款,一个评测都搜不到,或许不是主力产品?但是细细一看,却又如此完美:四热管交叉到左右两边,焊接鳍片扣fin结合,钢丝风扇扣具,唯一一点有疑问的就是中间那个蓝色塑料卡子似乎会挡到普通12cm风扇的安装——但这也只是效果图而已,我观察了一下某淘宝店的实物图,似乎内凸没有这么明显,是否会严重影响普通12cm风扇安装还要看实物。当然,拆掉这个东西就肯定不影响了。现在国内厂家放散热器官方图都是CG效果图,我觉得这种风气很不好。
TIGER_SHARK
 
 
热管从中间弯到两侧,号称4热管等效8热管,我不这么认为。所谓等效,你要在同样多的鳍片上用热管穿两道才行,这热管穿过的却是两组不同的鳍片——如果拿黑虎鲸来对比,同一根热管的效率是相等的,都是在所有的鳍片上穿一个孔。所以,这没有起到等效热管翻番的作用,论效能来说比黑虎鲸要低端一点。
此外,从中间穿热管的设计虽然损失一定的散热面积,但让散热器本体重心更平衡。而且效能来说,因为减小了风阻,不见得比中间填满鳍片的更差,Mehalems和Ultra 120 Extreme的效能对比就很有说服力。
 
TIGER_SHARK_1
 
焊接镀镍,全平台12cm下吹,无可挑剔。唯一不能让这款散热器成为王者的要素就是4热管,但是who cares?利民的一代王者XP-120也只是四热管而已,不是极限散热的话,堆砌热管没有太多必要,何况下吹本来就不是为了极限散热。这款设计做工都到位的散热器,一定很贵吧?
可是查阅淘宝成交价,只有178元!比黑虎鲸还便宜。对于想使用下吹式散热的用户来说,这款散热器非常值得选购,本博客博主推荐。

DxOmark测试了α55——APS-C最强感光元件

来自sonyalpharumors的速报,α55战平了D90,秒了佳能全家。不过结果还是令人有点意外,ISO只有816,落后D90不少,反倒是色深领先,我一直以为这代的CMOS会在ISO上领先,想不到还是落后D90一截。
α55 vs D90 vs 7D 结果α55的ISO还是最弱一台
α55 vs α33 vs NEX5 可以看到α33的ISO差了很多……还是得买α55啊

α55 vs NEX5 vs α300 α300是老了,本来想烧一下换个机身的,但是sonyalpharumors言之凿凿明年要出α77,那么就等,就算不出α77的话也可以期待α55降价或者那个真正的单反α580

我现在也有资格来iOS vs Android了(2)

其实这是一个iOS抱怨帖。
 
以前说过,有的时候苹果一旦不人性化起来,你就觉得乔布斯脑袋像被枪打过一样不可理喻。
众所周知(可能不包括非苹果用户),iOS 4之前是不能在本机上创建播放列表的。还是那句话,iOS出了还没到半年,难道半年以前大家用的都不是苹果?即便在现在,也有很多机器上不了iOS 4。
但是本机上有个On-The-Go,虽然添加歌曲的时候恶心了点只能拖拖拖(没有右边的首字母拖拽),但好歹可以用用。今天往电脑上一接,傻逼了,这东西一接电脑会自动清空。
这OS的designer得有多傻逼才能做出来这种事情啊……
搜到一种办法,就是在电脑上创建按星级(可以大于、小于、等于或介于)的智能播放列表(iTunes里叫我的最爱),然后复制到设备上以后便可以在设备上去改各个歌曲的星级去加入播放列表。
泪流满面啊,真是难为各位苹果用户了……
IMG_0043
 
顺便说下,以前就发现直接拖拽文件到iTunes里的iPod就可以不用把歌曲加进iTunes数据库而直接放到iPod里,但是却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终于发现,原来只要需要通过iTunes实时压缩成128KBPS的,统统失败。
iTunes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反人类软件。
 
 
以前就说过,App Store里收费的多,Android Market里免费的多。
上次陪人去买Android,买好以后找个茶坊下软件,某老师说有个叫Angry Birds的游戏很不错,于是都各自寻找。
Android Market:免费
App Store: 115日元
现在大家明白钱多人傻速来这句话的含义了么……

利民神油METAL BRIGHT小试牛刀

长假五天,玩玩METAL BRIGHT。以前也在淘宝买过一种牙膏状的金属光亮剂,但是对金属本身损害挺大的,擦铝有点过分了,擦擦显卡挡板那种材质还不错。听说利民神油不伤金属表面,来试试。
 
目标:Noctua NH-U12F,Thermalright T-Rad2。
 
我以前说Noctua不会氧化,是我错了。一个潮湿的夏天一过,表面还是起了不少氧化部分,当然比利民慢多了(用了一年多,要是利民的话……),而且湿抹布一擦擦得七七八八,现在顶盖只有一点水渍。
SONY DSC
 
当然,底面和侧面就没这么乐观了。旁边是今天的主角METAL BRIGHT。喂喂,利民的东西给Noctua用?谁让我是Noctua饭,散热器又没有BIOS认证,怎么耍都行啦
SONY DSC
 
 
这边还有个利民本家的T-Rad2,那个风扇特别难拆,就装显卡上不拆直接试了。这次T-Rad2做先锋。
SONY DSC
 
先擦固定风扇那金属板。我犯了个错误,那金属板好像是钢的,就是前面说的类似显卡挡板的材质,METAL BRIGHT上去不给力,结果使了老的金属光亮剂才擦得七七八八。顺便说下,METAL BRIGHT是乳白色的粘稠油状液体,我用棉签蘸着涂,再用一块山寨3M魔布擦。
SONY DSC
 
 
原来鳍片四周都是用钢板围起来的,那么只剩热管了。先涂点上去,立马发现涂过的热管光亮了。
SONY DSC
 
软布擦擦擦,当当当挡~
SONY DSC
 
亮得能照见人影耶,我就是穿橙色衣服的。
 
于是接下来是Noctua。这是分两半擦的,看看左边右边的对比。
SONY DSC
 
如果你觉得不明显,那是因为本来正面就擦过,氧化不是很严重。看这个?
SONY DSC
 
还觉得不给力?这个正面满意了否
SONY DSC
 
 
其实,对比图最能说明问题了……太帅了,简直焕然一新啊。铜的部分我也擦了,可以看到有改变,但是不如镀镍的部分那么明显。
未标题-1
 
 
总结一下,这是个不错的东西,而且今天擦下来感觉用的量不是很多,这一瓶说不定还真能擦一个机箱……利民神油很好很强大,至于是不是能帮助散热器长久保持光亮,只有过一阵用时间说话。
我又想玩散热器了,可惜手上设备太少,没东西能装散热的啊……

腾达W150M

从设计上来说,这是个很有趣的小东西,一机多用(AP,桥接,无线路由等),体积仅比一台智能手机稍大,便于携带——引用淘宝的图,就是这样了。

T2FodjXi4XXXXXXXXX_!!191001243

 

昨天到货,死活设置都连不上,以我多年的折腾经验,我觉得是机器到手坏。今天上班先打官方客服热线,连按N次等待好不容易打通,没讲超过10分钟话不投机客服小姐就把我晾一边死活不回话了,这啥山寨厂作风……联系卖家,卖家让我找一个人教我设置,晚上回家就继续折腾……
 
喂,好像折腾好了?真是设置问题?
太丢人了,我好歹是个IT界从业人员……
 
其实跟我本来那个华为HG520S也有点联系,这东西就有点RP,比如选了加密是WPA-PSK AES,实际上却是WPA-PSK TKIP——我不相信腾达这个东西扫描出来的结果,死活选AES,自然连不上了。为什么我会怀疑这点?因为我昨天换过加密方式,从WPA2换到WPA,笔记本上面保存的WLAN设置不相符了,于是我就去重新设定为WPA-AES,死活连不上,删了无线设置再输密码就可以了。其实,笔记本是会try过每个加密协议的,对吧?在W150M连不到HG520S的时候,我把HG520S的加密去掉就可以连上了,然后再加到密码,WPA-PSK AES无误,于是现在用起来了。Milestone和Touch都设到默认连接此AP,厕所信号已经好多了,看起来信号强度也没传说的那么不堪。

我现在也有资格来iOS vs Android了 (1)

iPod Touch 2/32G入手3天多了,开始摸熟这个东西,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慢慢写点关于两个rival OS的评价了。虽然这个iOS只有3.12,但毕竟iOS4也只是不到半年的新东西,我的Android也不是2.2,所以拿来对比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吧。可以对比的东西太多了,会写个好几期吧,想到什么写什么。
 
我现在确实相信,苹果的东西在很多地方,确实体现得人性化一些。
但是一旦它真的不人性化起来,你就觉得乔布斯脑袋一定是被枪打过,不然不会这么不可理喻。
 
拿前面一点来说,举个例子,让我很欣慰的一点是iOS在选择文字的时候,会有一个放大镜把手指按住的地方特别放大显示,让你清楚知道光标此时在哪里,方便进行选择。所以虽然iOS的软键盘没有方向键,但是编辑文字却很舒心应手,甚至比起带硬键盘的Android都不差。
IMG_0042
 
 
拿后一点来说,举个例子,我一直以为iOS最大的那个方块键是后退键,但我错了,这是退出键。如果我在一个设置菜单的最里面几层,按方块键是直接退出到桌面,而非上一级菜单。那么iOS的后退键在哪里?
ここですね…
IMG_0041
 
照理说我不应该以一个Android用户的习惯要求这个按键放在我喜欢的屏幕下方实体按键区,对吗?但是这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按键的确出现在了一个让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右撇子一定要在触摸屏上用大拇指伸展最远的距离去碰到的位置。这不是桌面OS啊你当这是标题栏……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我觉得还是iOS和Android两个OS设计上的出发点区别。
 
iOS的人性化,是界面反应迅速,操作细节体贴,用户体验高。所以iOS用户可以嘲笑Android连滑屏都要卡,具有合理的优越感。
Android的人性化,是多功能,可控制调整的要素多,平台开放。所以Android用户可以嘲笑iOS连输入法都要越狱以后拿各路软件折腾一通才能用,同样具有合逻辑的优越感。
iOS就好比渡边麻友,长得漂亮,声音甜,唱歌好听,会跳舞,还能扮妹抖。
Android就好比自己老婆,做饭好吃,会做家务,还能在床上翻云覆雨。
而就算都密室禁闭起来凌辱调教,自己老婆的开放度也不是渡边麻友能比的。
 
出发点这玩意的具体表现,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地方入手:
一是单任务vs多任务,单任务造成最优化的系统性能,但是着实是让人有时候恨得骂娘的东西,比如我上Q上得好好的突然PUSH出一个通知,我想查看于是点击一下,Q立刻完全退出再运行邮件或者其他的啥,断然没有给你反应的时间。而Android可以牺牲系统性能、甚至让系统关闭一些你用得到的程序给你多工,虽然有时候确实会因为Android关闭你不想关闭的东西而不爽,但是真不给你多工你才真不爽。
二是多媒体播放,毕竟老乔是做iPod发家的,所以iOS的多媒体播放是深入到骨子里。尽管触摸屏的东西做MP3有太多不便(真的只想听歌的话请远离iPod Touch这种玩意),但是iOS依然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快捷操作之类的东西,比如双击方块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单任务vs多任务的延伸——一个播放器不需要同时跑很多东西来COSPLAY个人电脑,同时单任务的iOS唯一可以后台运行的程序是音乐播放。这么说吧,iOS和Android俩设备最根本的出发点差异是iOS从MP3播放器进化出来,而Anroid从PDA进化出来。Android自带功能上和iOS差距最大的恐怕也是音乐播放了,不过Android上最近出现神器WinAMP,加入桌面Widget和锁屏控制,倒是可以和iOS自带播放器有得一战。
 
今天的最后评论一下价格,iPod Touch这种东西的定位是乔布斯打苹果青的脸用的么?一个Touch的价格翻上一番也买不到同时代的iPhone,而且还是容量减半的iPhone。这意味着苹果明摆着要拿一个电话模块加摄像头捎上一个GPS卖出400美元的价格,却依然有那么多用户趋之若鹜地去购买这个坑爹的iPhone。相比之下Touch的售价却确实很厚道,哪怕SONY出一个32G的MP3也依然要卖上这个价,还缺乏触摸屏和高性能硬件——如果不是Touch的价格如此厚道,一台低端Android 2.1(2.1以上才能安装WinAMP)手机配上大容量TF卡或者可以是一个大容量MP3不错的解决方案。

今天带人去买了G7和G9

手机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G7就不谈了,G9的配置完全超越Milestone,价格却是中端向下的;而G7的价格已经和我不到半年前买Milestone差不多了。

不过还能找找优越感:那台G7貌似不是AMOLED,那个屏幕虽然大角度看没有变色,但发色数实在让人汗颜,和Milestone比起来简直是TN和PVA的差距,看S1的屎黄色是那么地违和那么地生硬;G9虽然CPU和RAM完全超越Milestone,但也是屏幕不给力。

其实Milestone也就是RAM太小让人憋屈,G9一开任务管理器直接比我多100MB可用RAM,说明这256MB的RAM就像512MB装XP一样——刚好,再多一点就很舒服了。

BESTBUY闲逛了一圈

1. 国内买大容量MP3还是只有水果选么

2. 围观了HTC行货,G8太丑了,肥得跟水桶一样,G7还不错,但是都没有G3帅

3. 试用了α55,太惊艳了,那体积简直和很多长焦DC差不多大小,配个50mm/1.8放包里一定毫无压力。电子取景器比想像的好很多,而ISO 3200和12800各试拍了一张简直是有如神器,别说用EVF不会有透光量下降的问题,就算有的话也可以凭借高感的水平轻松化解,简直是太棒了。等等看会不会有差不多体积的α77出来?